怎么理解《道德经》的“上善若水”一章
事善能,动善时”,意思的话在前面已经介绍到了,这里关键是一个“善”字,因为最优等的“善”是跟“水”一样,所以,这一句中每一种“善”都会带有“水”的特点,不管是选择居所,还是言谈举止,还是为人处事,或者追求理想,抑或是把握时机。
《道德经》第十一章——“无”中的大智慧:空间与实用的完美交融
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通点:无论是车轮、陶罐还是房屋,它们的实用价值都来源于那些看似“无”的部分。这些“无”不是虚无,而是一种留白、一种空间,它们赋予了这些物品真正的功能和意义。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恰恰道出了“有”与“无”之间的深刻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矣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前一个“病”字为动词,足痛恨、疾恨的意思;后一个“病”字为名词,本指疾病,这里指的是那种自己无知还自以为有知的愚不可及、无可救药之人。老子为什么说圣人没有毛病呢?在老子看来,圣人本身不是没有缺点和不足,而是圣人能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努力加以...
事业单位申论指导:写作常用名言
民生名言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一章表达了老子的政治思想。文中所讲的“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执政者。意思是: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二、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习近平《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
老子哲学构成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基因的成分
十五、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被浓缩为“知足常乐”的成语,成为人们安贫乐道的生存意念,进而为一种存在哲学。表现了一种生活态度、生存原则。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意识,艰苦朴素是民族美德。
道德经 | 41.第八章 居善地,心善渊
在年前我们聊到了第八章里面一句著名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的版本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老子是告诉大家,真正悟道的人品性像水一样,水是利众生,滋养万物。它非常安静的不争的居在最低的位置,把自己位置放的特别低。
巴菲特大量阅读为学日益 半本书做成首富为道日损
《道德经》第48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学习东西,模仿别人,用的是加法,越学越多,一天比一天学的越多,越容易了解掌握,模仿得很像。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按照大道即规律行事,用的是减法,你需要做的事情一天比一...
人间非净土,各有各的苦《道德经》第三章有感
或许是翻阅的多了,对于老子的观点,有些是认同的,但有些却不敢沟通,比如第三章的内容,就有些不敢苟同。《道德经》原文如下: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道德经第一章译文:道可道,非常道。在《道德经》一书中,道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道的含义...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真心付出不要回报,最终却有想不到的丰厚回报
好吧,终于到了第八十一章,到了这《道德经》的最后一章,但是我们对于道的认识,对于道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而已;而这所谓的最后一章,也只是整个《道德经》当中的一环,根据螺旋前进、循环上升的原则,对于《道德经》的学习和体悟将是永远也不会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