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徙江南险丧命、孀居再嫁遇渣男,晚年李清照悲凉的人生抉择
在徽钦二帝开始“北狩”的同时,李清照的丈夫、时任淄州(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太守赵明诚因母丧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先行南下千里奔丧,随后李清照也开始了她人生第一次前往江宁的长途流徙生涯。一生执迷于金石书画的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曾有收藏数十万,所有的俸禄和收入都用来购买收藏,“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泉水中流淌的济南历史
史称“历下亭之会”的盛宴雅集上,杜甫文思如趵突般汩汩涌流。他为济南留下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和泉城济南的文化标签。明朝诗人王象春曾写道:“济南自古多名士,每得风流太守来。”曾巩、苏辙、晁补之等文化名人均在济南担任过重要职务。北宋文学家李格非,女词人李清照之父,其著述《...
杜甫一生思念一个人,为此写下许多相思诗篇,有一首你肯定读过
杜甫和李白在石门山把酒话别,杜甫写了一首《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开篇句点明时间,大意是说他们再次相逢在秋天,但各自依然过着漂泊的生活。第二句把李白比成了得道的葛洪。在杜甫看来,李白超脱世俗的牵绊,追寻诗酒问道的生活,一心探寻人生哲理,这一点...
英国纪录片大师的“杜甫情结”
片中伍德带领观众来到中国,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迹,从巩义、西安到成都,追溯了“诗圣”颠沛流离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伍德在纪录片中介绍,中国拥有全世界最悠久的诗歌创作历史,诗歌在中国的出现早于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对于诗歌的热爱和尊崇在中国历史中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正是得益于这种传承,杜甫1300年前创作的...
“诗史”本色:历史学家眼中的诗圣
以往文学界和史学界对于杜甫的研究,多侧重于安史之乱以后经历巨变的杜甫如何通过其雄健的笔力描摹了大唐盛世崩塌的图景,从而为其“诗史”本色做脚注。但是事实上,杜甫早年经历在其诗作中也有呈现,而且所反映的大唐王朝文学与政治互动的场景也很精彩。《盛世》这部书,就是专门针对杜甫从青少年到中年的人生经历,...
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邂逅李白,思念成为往后余生的腔调
公元744年,或许是平凡的一年,但在中国文学史上,算得上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因为这一年,唐代两位最有名的诗人在洛阳相遇(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这一年,李白离开长安,途经洛阳,在这里遇到了杜甫。杜甫是河南巩县人,在洛阳近郊居住,时年三十二岁的杜甫风华正茂,决心在诗歌创作上有所建树,他此时也已写了不少有名的诗歌。
吴兴才女“沈珍珠”的身世之谜
历史上有没有沈珍珠这个人?真有,她的原型,就是《旧唐书·后妃》中记载的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叫不叫珍珠难说,倒确实是江苏吴兴人,并且早早就给代宗李俶(chù)生了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唐德宗李适(kuò)(742―805)。中国唐史学会理事、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毛阳光教授告诉大河报记者,有关沈氏,史书...
杜甫《八阵图》:借古怀今,渗透“伤己垂暮无成”抑郁情怀
熟悉杜甫所处唐朝历史环境的读者都知道,杜甫一生经历过唐朝鼎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再到后来的安史之乱,是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而安史之乱的时间在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八阵图》一诗正创作在安史之乱后的三年,那时候的唐朝刚刚经历过战乱,民不聊生。可以说是让这位爱国诗人有心无力去改变这个...
往事|王世襄藏书中的一则剪报
胡适先生曾经在给《新青年》(1919年3月15日)刊登的剧本《终身大事》的序言中,也提到过《导报》,说他这个剧本原是英文的,最早登在《导报》上。胡适在《新青年》(1919年3??15??)中提及《导报》报道的主角英千里是《大公报》和辅仁大学的创办人英敛之的儿子,1929年,他29岁,从英国留学归国后,在辅仁...
毛泽东诗词中的文化自信及其启示
江西省吉安市渼陂古村有一幢名叫“唯吾德馨”的清末民宅。1930年2月,毛泽东曾在此居住和办公。屋内天井墙壁上书有一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毛泽东对此联赞不绝口,曾手书此联,长期挂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直至逝世,也不曾取下。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与这副对联可谓珠联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