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贤治:鲁迅,他是家中的一把独弦琴
要是只会讲“长毛”,讲美女蛇,讲小百姓怎样愚弄皇帝之类的故事是好的,可她嘴里总有那么多的道理,那么多的“不应该”:什么人死了,不应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什么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不应该走进去;什么饭粒掉落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什么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千万不可钻过去的……每当她...
你不知道的“百年福事” 当水乡社戏遇上《祝福》100周年
除此之外,水乡社戏期间还推出了“百年福事”集。可以来鲁迅外婆家景区,看一场社戏,逛一逛“百年福事”集美食、手作、文创、互动...在这样充满意义的日子里携友同游,以“福”起笔作画,绘就生活喜乐。
这是鲁迅元配朱安10张照,有全家福、母女照、婆媳照、守灵照
有人说,朱安如果不是嫁给鲁迅,而是嫁给一个普通男子,她会过上相夫教子的舒心日子。可是,那个年代的女子嫁人就像开盲盒,幸福与否完全看嫁给什么样的男人,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可是不得了的事,鲁迅和朱安是鲁母一手当家定下的亲事。朱安约38岁朱安的母亲俞氏(1856年~1932),这张母亲照片,朱安在北...
【法苑文化】古徽州讼事“情理裁判”的文化渊源及特点
纵观徽州明清讼事“情理裁判”案,无不凸显出这种“动之以情为先,晓之以理为中,行之以法为后”特点和习惯于真情感悟又注重遵循“天道”“真理”律法规则的裁判精神,这种基于尊崇律法基础上,从人情、世故和常理出发融情理于司法裁断中,既了断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又解开了纠缠不清的心结,实现了案结事了,对...
关于我开始听戏这件事
过年了,你听戏吗?大年初五了,我们就和书友们闲聊一下听戏这件事。在我们印象中,看戏曲或听戏曲多为老一辈的人,年轻人儿时或许跟着老人接触了一点戏曲,或是在电视换台时(外)祖父母在戏曲节目那停顿了一会儿,或是在做作业、玩耍时偶然听到他们播放的戏曲声,再或者,如果你生活在乡下,跟着他们一起看过社戏。长大...
古徽州讼事“情理裁判”的文化渊源及特点
纵观徽州明清讼事“情理裁判”案,无不凸显出这种“动之以情为先,晓之以理为中,行之以法为后”特点和习惯于真情感悟又注重遵循“天道”“真理”律法规则的裁判精神,这种基于尊崇律法基础上,从人情、世故和常理出发融情理于司法裁断中,既了断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又解开了纠缠不清的心结,实现了案结事了,对...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78篇中国现当代作品名录
13.《黄河颂》(组诗)光未然14.《老山界》陆定一15.《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1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17.《老王》杨绛18.《台阶》李森祥1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20.《驿路梨花》彭荆风21.《最苦与最乐》梁启超22.《紫藤萝瀑布》宗璞23.《一颗小桃树》贾平凹24.《太空...
长大后才发现,以前学的语文课本里尽是人生!看着看着就哭了...
《社戏》鲁迅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03幸福,是回家喊一声爸妈,有人答应。哪怕碎碎念念,也想岁岁年年。当幸福成奢望,那时有多不懂得珍惜,如今想起就有多心痛。《背影》...
“五四”前后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缩影——欠薪、索薪与鲁迅《端午...
那么,小说反映的社会实况是什么?孙伏园曾撰文回忆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民国十一年是北京政府已经很不像样子的时候了:教职员欠薪、公务员欠薪、著作人几乎没有稿费,知识分子简直没有法子继续生活下去”。周作人在《官兼教员》一文中也谈及《端午节》的创作背景:“小说是讲北洋政府时北京学校机关欠薪的事情,那时学校先...
一块小小的点心,引发了“南北大战”
那我也没有法子去查考,因为孤陋寡闻,而且关于点心的文献,实在也不知道有什么书籍。但是事有凑巧,不记得是哪一年,或者什么原因了,总之见到几件北京的旧式点心,平常不大碰见,样式有点别致的,这使我忽然大悟,心想这岂不是在故乡见惯的“官礼茶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