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对左宗棠有提拔之恩,二人又是同乡,为何最终会走向决裂?
左宗棠和曾国藩这两个同乡从来都是一家人。当初左宗棠建立楚军,其少不了曾国藩的提拔和支持,而后左宗棠在西北平回乱,曾国藩也是当作自家人看待,给予了不少帮助。至于私交方面,左宗棠和曾国藩更是交情深厚。都说曾国藩会做人,左宗棠会做事,李鸿章会做官。所以曾国藩惜左宗棠之才,称“国幸有左宗棠”。论兵战,吾不如...
理学和乾嘉考据打造了近代人曾国藩,儒教与近代化没有矛盾|文史宴
正因他笨拙,所以肯下苦功,正因肯下苦功,所以他的根基比别人扎实,底蕴比别人深厚,越往后也就越厚积薄发,最终后来居上。这种观点虽说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解释他的成功。曾国藩的成就之大,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名臣能吏。按梅启照的说法,他是“武乡(诸葛亮)可拟,汾阳(郭子仪)可拟,姚江(王阳明)亦可拟”,“...
读了5遍《曾国藩传》顿悟,人生的最高境界:熬
左帅(左宗棠)严,人不敢欺;李帅(李鸿章)明,人不能欺;曾公(曾国藩)仁,人不忍欺。足以看出,曾国藩在于本性对抗、改变性情这条路上,做出了多大的付出。从这件事过后,曾国藩的性格愈发稳了。看透人性,通晓官场,也让他在后来的带兵打仗岁月中总能稳住心智,拿下一城接一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曾国藩正好在老家。
晚清五大名人之二:“贾府”的顶梁柱曾国藩(1)
曾国藩资质中上,最终能成大事靠的是勤学苦练,属于厚积薄发型人才。他二十四岁中举,二十六岁第二次会试落第返乡时,向一位当知县的同乡借了一百两银子,路过江宁(今南京)时全部用于买书,还当掉衣服凑齐书款。此后一年,他侵晨起读,中夜而休,足不出户,泛览百家。二十八岁第三次北上会试,他向亲戚借了三...
江苏广电总台张慧鑫在而立之年获主持人大赛银奖,厚积薄发展风采
江苏广电总台张慧鑫在而立之年获主持人大赛银奖,厚积薄发展风采来自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的主持人张慧鑫,在自己的而立之年报名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主持人大赛》,并最终凭借总分98.398分获得了银奖。已经有八年工作经验的张慧鑫,在赛场上展现出了专业主持人应有的实力和状态。第一赛段,张慧鑫三分钟自我...
10位文状元、1125位进士、文化名人无数!广西文脉这样传承至今……
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广西文脉千年孕育、厚积薄发(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在文学、艺术、思想学术等诸多领域,以广西籍状元为代表的历代广西文化名人,蜚声大江南北。展柜中的这本《五种遗规》,是清代著名理学名臣陈宏谋的综合性巨著,涵盖教育、修养、家训、政治和学术等多个领域,这套书在清末被列为全国中学堂修身课教材。
夜读丨欲速则不达,好事须多磨
生活亦是如此。很多时候,一个人越是急于求成,往往越难以达成目标。毕竟,任何一项娴熟高超的技能,丰富扎实的学识,背后都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练习与沉淀。适时的慢,并非停滞,而是在缓中思考,静中成长,找对行进方向。徐行而观道,留白以成业。给生活适当留一点空白,去沉淀,去储能,去厚积薄发。
曾国藩的家训,告诉我们什么
曾国藩的家训,告诉我们什么原创洞见洞见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作者:洞见·一默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一个人想要立身于世,必须朴实厚道,舍弃浅薄虚华。一吨重的小聪明,比不上一两的厚道。
曾国藩:抬头看路,埋头做事,低头做人
此后,曾国藩更是厚积薄发,一连三中,被道光皇帝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步步升迁,十年时间,获得七次提拔,一路做到二品大员。正是因为有了清晰的目标,明白了努力的方向,笨拙的曾国藩也走通了许多人走不通的科举路。正如曾国藩所言:“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曾国藩家书》:从“三有”要诀探寻为学之道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诚如她所言:不读书,精神上是饥饿的。正是这种长年如一日的阅读习惯,才使得她厚积薄发,对中国诗词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不少人读书全凭兴致,兴致高一点,埋头苦读甚至都不休息,没有兴致的时候,放置一边的书籍甚至蒙上了灰尘。这种“三分钟热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