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故事|一刀两断不算啥,千刀万剐还能活!“再生实验室”里...
实验室的故事|一刀两断不算啥,千刀万剐还能活!“再生实验室”里科学家找寻“永生”秘密图说: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研人员在实验新民晚报记者陶磊摄(下同)金秋十月,是属于科学的年度高光时刻。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从“停止生长”的线虫出发,在微小RNA领域作出了突破性贡献...
探索细胞里的生命奥秘(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领域的创新故事...
张宏,1969年生,安徽黄山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致力于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杰出成就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自噬,通俗来说就是细胞自己吃自己。这是一种细胞内高效清除“垃圾”...
被质疑“不该拿物理学奖”的诺奖得主,一生经历却足够拍一部《奥本...
03然而,霍普菲尔德在1977年发现了神经科学研究项目(NRP),与神经科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共同研究大脑计算和生物物理问题。04通过与加州理工学院的合作,霍普菲尔德最终找到了一个适合他的研究领域的环境,并发表了多篇与生物学相关的论文。05他的研究为神经网络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已成为物理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
小小冷泉港,如何成为分子生物学的圣地?
他在上文物理学-生物学大思辨运动中起到了最早的引导作用。1935年德布吕克同旅德苏联生物学家NikolayTimofeev-Ressovsky和德国核物理学家KarlZimmer共同发表在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基因变异和结构的本质”一文。在完全不知道基因理化内涵的前提下,三位作者推断道:“突变是特定分子内的分子重排,而基因是...
世界读书日|海大校园里心系科普的科学家——记著名海洋生物学家...
2012年5月11日,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遗传学家,我国海洋生物遗传与育种研究奠基人方宗熙先生的塑像在鱼山校区揭幕。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巍然,方宗熙教授家属代表方菁,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方宗熙教授弟子代表、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王清印共同为塑像揭幕。李巍然在仪式上致辞。他谈到,1953年方宗熙应童第周的邀请来青岛担任山...
硬核科普撒播“科学家精神”,听史军讲述三位科学家与植物的故事
“袁隆平爷爷做杂交水稻,解决了我们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上很多人的吃饭问题,是怎么实现的?杂交水稻的难点在哪?为什么袁老提出的方案可行?杂交稻是怎么提升作物产量的?这就说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原则,叫杂种优势(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史军在讲科学家故事的同时,还“输出”了很多硬核知识。
AlphaFold 3发布,谷歌DeepMind是如何颠覆AI生物学的?
然而,Nature报道指出,科学家对AlphaFold3服务器的访问是有限的,目前每天只能进行10次预测,而且不可能获得可能与药物结合的蛋白质结构,也不能将其用于商业用途。同时,DeepMind似乎也没有发布AlphaFold3的开源代码,而是只发布了AlphaFold2的。对此,有Narure论文的审稿人在X平台上呼吁,应该尽快发布AlphaFold3的开源代...
再造一个英伟达?黄仁勋如何看待生物学与AI大模型的未来?
DavidBaker(大卫·贝克)这个科学家特别值得好好聊聊。这位生于1962年的老教授,想必头发也有些花白了吧,我欣赏那种用尽毕生精力只为做成一件事的科学家。DavidBaker(大卫·贝克)开创了预测和设计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方法,称赞其为“蛋白质设计”领域的行业领军人物,实至名归。
David Julius:从不爱学习到摘得诺奖桂冠的科学探索之旅
导读在科学的浩瀚海洋中,每一位探索者都用自己的热情和才华,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今天,我们将跟随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诺奖得主DavidJulius,走进他的世界,感受他从实验室的初出茅庐到获得诺贝尔奖的辉煌历程。这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赞美,更是对科学精神
【5·30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24年全国联动“实验室...
实验室:血小板生物学研究组实验室实验室所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放时间:5月25日9:00-11:00计划科普主题/研究方向:科学家如何研究疾病-从基因、细胞到小鼠计划科普形式:科普讲座、科普问答、实验室参观、实验设备介绍、实验动手操作预计参与人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