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寒士百吟】李斯(三十九)
回望李斯的一生,他既有“四海共同车字币,九州统一度量衡”的丰功伟绩,也有“沙丘只惜陷污淖”的遗憾与悔恨。在临刑前,李斯曾对儿子发出“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哀叹,这不仅仅是对往昔平凡生活的怀念,更是对人生选择错误的深刻反思。李斯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历史...
毛泽东与《韩非子》
正如毛泽东所说,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春秋末期到战国,思想界百家蜂起,韩非子之前如管仲、商鞅、申不害、吴起、慎到等人的政治主张和执政方针最接近法家,但他们都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的以法立国治国的系统理论,因此只能算是法理学者。韩非子从荀子霸道思想以及礼治理论出发,吸收前代法理学者的思想与实践的精华,...
周武王没给秦国先祖封地,却意外培育出强大的秦国,最终一统天下
然而,丞相李斯曾抛出一句掷地有声的话:“秦土不育英才”,言下之意,秦国仿佛是个人才荒漠。细数那些闪耀的名字,从商鞅到韩非,再到李斯本人,无一不是秦国从外界精心招募的“智囊团”。他们与秦国的血脉并无直接牵连,既非生于斯,亦非长于斯。显然,尽管秦国已然征服四方,统治天下,但在文化领域,它却依然...
韩非真的是被师兄李斯害死的吗?还是真凶另有他人?
韩非到了秦国后,却受到李斯、姚贾等重臣的诋毁,说韩非是韩国公子,必会为了韩国而损害秦国。因此韩非被下狱受讯,并被同门师兄李斯毒害而死。韩非虽死,但他律法治国的思想却受到各国君主推崇,在后世发扬光大。韩非精通游说之道,为何却因游说秦王而死呢?其实,从他的著作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一、《五蠹》韩非...
《泰山刻石》:泰山上的李斯,与风雨同在
成语“黄犬狡兔”由此生发,而世间再无父子相亲的李斯故事。为臣、为夫、为父的李斯,就这样永远地消失在人世间了。他不知道的是,关于他的故事,还要在历史的浮沉中继续跌宕起伏,直至千年以后。站在《泰山刻石》碑前,观其书法,如睹其人。现在的我们评议书法往往感叹“书如其人”,意指书品与人格的内在统一。
中国历史政治上十大冤案
故事讲述的是秦始皇听信李斯谗言,将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韩非子害死狱中(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第四案名为‘无兵造反案’故事讲述的是刘邦迫害功高盖主的韩信,也有传言说韩信是死于吕后和萧何之手。第五案名为‘车裂案’故事讲述的是秦惠王迫害商鞅,大家可能都知道‘商鞅变法',在古时候以及近代人们总认为老祖宗们留下来的都是宝,凡...
秦朝丞相李斯在腰斩前大喊了一句话,后来竟然成为了现实
听闻此言,李斯心急如焚,深知秦始皇一旦见识韩非子的才华,必将重用。感受到威胁的李斯心中萌生杀机,决心除去韩非子。最终,在他的精心谋划下,韩非子命丧黄泉,李斯终于松了一口气。数载光阴流转,秦始皇驾鹤西去,临终将皇位托付给仁慈而富有远见的公子扶苏。然而,宦官赵高为私利所动,与李斯勾结,竟扶持平庸易控的...
何姓得姓始祖是韩非之子
战国时韩国贵族,韩非之子。公元前233年,韩非遭秦相李斯所害,为避灭族,庶一族迁居庐江。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怀着亡国之恨的韩国人企图刺杀秦始皇,但均未成功,反而引发了秦始皇对韩国百姓的大肆围捕与追杀。在追杀过程中,韩王安首当其冲,其子孙臣民为了活命而四处躲藏。在江淮流域方言中,韩与何谐音,庶...
贾谊早年师从张苍,其提出的几项建议成为汉朝乃至后世的国策
而其他四个人虽然没有韩非和李斯名气这么大,但他们同样也都是真正的饱学之士。张苍除了精通儒家典籍之外,本人还特别擅长数学,精通财政计算。在秦朝的时候,张苍就曾经做了御史。后来在秦朝末年的时候,张苍追随了刘邦。靠着自己的特殊能力不断升迁。最后,在刘邦人生暮年的时候,张苍已经成了汉朝的计相,负责管理全国财政...
《资治通鉴》:避免灾祸的第一要务,就在于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尽管没有被秦始皇重用,故事中韩非的出现依然让李斯感觉到了威胁,一生奉行“仓鼠哲学”的李斯害怕自己在秦国的位置下降,害怕再重温早年在上蔡时候的岁月。在嫉妒心和私欲的驱使下,李斯开始给秦始皇进谗言,说韩非是韩国公子,从人情的角度,一定会向着韩国而不是秦国,并建议秦王杀了韩非。这里面有个话术的问题,就是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