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权衡出土,揭开张仲景药方不管用的原因,难怪中医会逐渐没落
因此,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剂量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如其中的炙甘草汤中的生地黄,其主要剂量在书中的记载为1斤,但是那时的一斤都在200克以上,而现在的一斤用量则为10到30克,因此治病的效果当然就不如那个时代。那么如果按照东汉时期的“度量衡”换算,将用药剂量按照那时的标准来,张仲景在《伤寒...
中医故事·“医圣”——张仲景
在一个个趣味横生的民间小故事中,一同了解中药材植物背后的故事。用全新轻快的视角,共同解锁国粹中医文化!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朱闻芩实习生程恋长沙报道东汉末年,我国有一位伟大的医学家,他因坐堂行医而备受百姓爱戴。他编撰的《伤寒杂病论》因其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被后人誉为医门圣书,他就是张仲景。
张仲景和华佗、董奉并称建安三神医,你听过张仲景哪些故事
张仲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当代名医皇甫谧称赞张仲景“在确定方剂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事实上,张仲景的最大贡献是创建了科学的理论,并用其指导临床实践,为中医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是临床必读之书,因此张仲景堪称中医之父。自古以来,众多医生以张仲景为榜样,牢记医者...
传承千年的脉搏:中医与中国人的生活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图片来自互联网从此,王叔和不仅是医学领域的开创者,更成为中医传承的重要一环。他的努力象征着一代代中国人对前人智慧的继承与发扬,这种精神至今仍在推动着中医的发展。中医与中国人的日常:冬至吃饺子张仲景的传说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他在冬至为百姓施药的故事。传说中,张仲景看到许多贫...
魏晋名医王熙整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但其家乡仍有疑问
第三,王叔和是在任魏太医令以后的魏黄初元年(220年)至青龙三年(235年)前,撰次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第四,王叔和编撰《脉经》的时间,约在王叔和55岁以后,即青龙三年(235年)以后,甚至不排除在王叔和的晚年,即嘉平年间。王叔和以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将《伤寒杂病论》原文文字遗漏或错误之处、句...
史地新知录2|站在张仲景身边的三位山东籍名医
张仲景是著名的临床医学实践者,留下《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医学书籍,福荫子孙后代(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他最为佩服的医学前辈是给齐桓公问诊治病的扁鹊,少时“博通群书,潜乐道术”,遍读医书典籍,终成“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张仲景的墓碑上写着“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人称“张长沙”,张仲景真的做过长沙太守吗...
古丝路上的中医方用了两千多年 比伤寒杂病论还早
记载最晚的时间是汉桓帝永和二年五月戊申朔廿九日丙子,即公元137年6月7日—7月5日。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时间在东汉建安年间,约公元205—210年间。据此推测,这枚汉简记载的药方比《伤寒杂病论》要早约70—300年。2000多年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发生了无数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人...
【中医故事】第十四期:张仲景——大小柴胡汤
中医故事第十四期:张仲景——大小柴胡汤中医故事张仲景,河南南阳人,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连年战乱,瘟疫流行,张仲景家族原有二百余口,不到十年间,死亡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死于伤寒。这促使他立志学医,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名医,写出了中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因为张仲景对中医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
站在张仲景身边的三位山东籍名医
医圣祠写在王叔和塑像底座上的介绍词是:“魏晋时期医学家,山东高平人,曾任太医令,著有《脉经》十卷,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他把散失在民间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伤寒论》,张仲景的著作因之得以传世。张仲景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有关伤寒杂病的一些医学理论与思想,并在日常诊疗过程...
《黄帝内经》:被“封神”的中医法源
宋代以后,《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汉代医书地位的愈加提升和经典化大量经典注疏类著作的出现,以及张仲景被圣化为“千古集大成之圣人,犹儒宗之孔子”(清代医家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皆离不开上述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契机。近代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