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出人头地”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吗?它竟与苏轼有关
事后,欧阳修向同僚梅尧臣询问此典出处,梅尧臣笑答:“此乃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蜀鉴》中的小故事,非杜撰也。”欧阳修听后,更加钦佩苏轼的博学多才,感叹道:“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为“我应当让此人高出我一头”,这便是“出人头地”成语的由来。后来,经过核实,苏轼的文章确实无可挑剔,最...
被流放的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与命运转折,他们何去何从?你怎么看?
-**最终去向**:宋徽宗即位后,苏轼被大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深受后人的敬仰和喜爱,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林则徐**:-**背后故事**: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名臣,他主张严禁鸦片,领导了虎门销烟等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然而,由于清政府的...
仲向平:苏轼与十三间楼的温情故事
他将这片土地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迹和故事,其中,十三间楼便是鲜为人知的一处。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十三间楼或许并不显眼,但它却见证了苏轼治理杭州、心系百姓的点点滴滴。让我们跟随着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杭州城市漫步导师仲向平,走进这段九百多年前的历史,探寻苏轼与...
历史|10个关于苏东坡的故事 一场跨越近50年的东坡之旅
☆在“正是橙黄橘绿时”的岁月,遇见苏东坡。体察他的宦海沉浮。☆万谷酣笙钟,遇见暮年苏东坡。管他清风急雨。☆千里共婵娟,遇见AI苏东坡。畅想元宇宙的未来。这一生,何妨吟啸且徐行。每一次遇见,都是新鲜。关于作者衣若芬,现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曾任中文系主任(2014—2016)。新加坡《联合早报》...
澄迈县政协举办专题学习班 邀请李公羽讲述苏东坡在澄迈的历史故事
李公羽讲述苏东坡在澄迈的人文历史故事李公羽以丰富的文献史料和大量田野调查的成果为基础,从苏东坡在澄迈境内往返所经的驿站、铺舍和创作的诗词、书帖等讲起,分析了苏东坡的学生姜唐佐、好友赵梦得等澄迈历史人文故事的文献遗存与当代意义,重点强调东坡澄迈渡海的历史定位和时代价值,从渡海的背景、意义,对东坡先生身体...
六事廉为本 东坡浩然气
“载酒堂”之名取自扬雄“载酒问字”典故,意为从师学习,勤学好问(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苏东坡在载酒堂讲学,为儋州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包括海南历史上中举第一人姜唐佐和进士符确等,使儋州成为海南文化教育的中心。故后人评说苏东坡是“东坡不幸海南幸”。为纪念苏东坡,“载酒堂”后改名东坡书院,现已成为儋州的文化地标。苏东坡谪居...
讲述历史语境与 当代语境下的长江故事 ——《长江这10年》创作谈
陶渊明隐居柴桑,杜甫搭建草堂、李白登黄鹤楼、王勃上滕王阁、白居易浔阳送客、苏轼夜游赤壁、王安石行船京口……《归园田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琵琶行》《赤壁赋》《泊船瓜洲》……这些以长江为背景的历史、传说、故事,这些以长江为背景的诗词歌赋,都是历史语境下长江故事的文化沃土。
治水名人故事 | 苏轼: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2019年12月,水利部公布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苏轼位列其中。苏轼的一生,在抗洪救灾、兴建水利方面政绩显著,许多地方至今留存着与他有关的工程、遗迹和传说。北宋熙宁十年(1077),苏轼在徐州任知州期间,正值黄河在澶州(今河南省境内)曹村决口南泛,夺泗入淮,滔滔洪水很快包围徐州城,古城墙到处漏水。城中人心惶惶,...
[儋州故事·历史]??仰望东坡笠屐铜像
东坡笠屐铜像就取材于这个故事,但在古往今来众多的《东坡笠屐图》中却独树一帜。它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家李汉仪教授创作,于1985年安放于西园。铜像把中国泥浆传统艺术和欧美雕塑风格结合起来,以细腻、含蓄的刀法再现东坡笠屐的神韵,生动地塑造了苏东坡晚年的光辉形象。铜像造型逼真,栩栩如生,那消瘦的脸庞和手背上...
作物的故事丨“日啖荔枝三百颗”:苏轼与岭南荔枝
但苏轼对于荔枝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感观层面。荔枝之美并没有使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改进荔枝的品质、提高荔枝的产量中,去迎合当时已然商品化程度很高的荔枝产业市场,而是转入对荔枝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因而想到汉唐时向朝廷进贡荔枝而劳民伤财的故事,想到了李林甫的可恶,想到了唐羌的可敬,同时也联想到本朝的各种“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