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被王献之重塑,背后的故事你绝对想知道!
曹植的《洛神赋》,在王献之的影响下,在他的努力下,变得家喻户晓,曹植,宓妃,王献之,三者之间,都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王献之一生创作了许多书法作品,书法风格以楷书、行书为主。《洛神十三行》是王献之自己写的楷书,和其父王羲之的楷书《黄庭经》相比,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洛神十三行》的笔法简静虚...
曹植与洛神:一段禁忌的爱情故事?
他仿佛看到了甄妃凌波御风而来,虽然只是南柯一梦,却激发了他创作《洛神赋》的灵感。这个故事,让人不禁为曹植的真挚感情所打动。但在那个时代,图谋兄妻被认为是“禽兽之恶行”。曹植,一向遵纪守法,真的敢逾越这道鸿沟吗?或许,曹植作《洛神赋》并无他意,但人们感动于他和甄氏的爱情悲剧,于是口口相传,将洛神赋...
镇馆之宝:洛神赋图-辽宁省博物馆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文物鉴赏:综观整幅绘画,画者在忠实于原著故事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博物馆里的新故事
今年“五一”期间,辽宁省博物馆和辽宁歌舞团围绕馆藏国宝《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创新排演舞蹈作品。5月4日,辽宁歌舞团专业演员在辽宁省博物馆表演根据辽博馆藏名画改编的舞蹈《洛神赋图》。辽宁省博物馆供图“我们还会推出其他国宝舞蹈。”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说,“馆藏文物要多想办法‘活起来’,才能拓宽...
河南洛阳:沉浸式文旅讲述千年故事
据了解,沉浸式数字光影演艺《寻迹洛神赋》以“洛阳神韵”为精神符号,以河洛文化为创作蓝本,用科技、艺术使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洛阳的千年故事。自2023年5月19日正式推出以来,《寻迹洛神赋》吸引游客近20万人,总营收超2000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扎根洛阳30年 他用杂技讲述洛阳故事
“洛阳历史底蕴深厚,既然选择在这里创业,就应该把洛阳的文化融入杂技(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张国胜说,当初他选择来洛阳,看中的就是这里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他也意识到,杂技不该只是一种技艺表演,而应该通过技艺展示更多文化元素。经过思考和探索,他决定重现百戏。2009年,张国胜依据曹植在洛所作《洛神赋》,推出了大型百戏剧《洛神》...
博物馆里的新故事
裙裾飘逸,舞姿翩跹,十几位“女神”从古画中“走下来”,专业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今年“五一”期间,辽宁省博物馆和辽宁歌舞团围绕馆藏国宝《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创新排演舞蹈作品。“我们还会推出其他国宝舞蹈。”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说,“馆藏文物要多想办法‘活起来’,才能拓宽服务人群、充分发挥博物馆的...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文字记载,应是南北朝时期梁代萧统编纂的《文选》,其中有一篇《洛神赋》的注释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可见这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已经初具规模了。到此时为止,织女的重要性都摆在牛郎之前。
乘风起势 奋进洛阳丨文旅出圈篇:火树银花不夜天
沉浸式演艺以其特有的互动场景和观赏体验,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热衷打卡的文旅项目。从《唐宫乐宴》《神宫乐舞》,到《知道·老君山》《寻迹洛神赋》……洛阳市深化创意创新,打造精品演艺项目,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如今在洛阳,各类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也让众多...
《洛神赋图》是谁画的?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洛神赋图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他所表现的既不是宗教题材,也不是塑造人物楷模,既不是记录历史事件,也不为传播政治主张,这副名作,唯一要表现的,是我们人类最为永恒的主题,那就是爱情。画中表现的爱情,来自人和神之间,阴阳相隔,人神共聚,即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