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人类从不孤独——《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
纵观历史,人类在生死存亡之际总能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切尔诺贝利的历史是已经拍板定案的,它是人类的疮疤,是时间永远无法抚平的伤口。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同时,更应该思考“怎样才能规避这种悲剧的再次发生”。英雄的牺牲是伟大的,但他们本可不必牺牲。生命也许一开始是孤身一人,但爱将我们紧紧联系。人类从不...
著名公知文《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孙云晓,现在活得依然很滋润
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中,东京电力公司凭本事成功的把福岛核电站从一起海啸次生事故事故演变成了与切尔诺贝利同级的核灾难。灾难发生后,日本自卫队被命令参与救灾,但自卫队不仅没有和苏联红军一样,用人命去填反应堆,反而穿着全套防辐射装备,临阵抗命,就是不愿意深入辐射区。虽然最后被强制去救灾,但零星的洒水降温...
【梅郎书香】班班有读之悠悠书香沁我心 漫漫学海催我行
其中里面我最喜欢里面的切尔诺贝利泄露事件,这件事情还要追到差不多上个世纪那一天,突然核电站发生大爆炸,方圆几百里的任何东西都受到了辐射,就算刚出生的婴儿也无一幸免,也都受到了辐射,这使许多消防员来清理残余的辐射,但是赶来的消防员和另一批消防员却身中辐射。也都倒在地上不起,有的狂吐血不止。消防员...
这场事故让27万人患癌,却没有人为此负责!
“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分,连续爆炸摧毁了坐落在白俄罗斯边境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动力机组的反应堆及建筑,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进入大气层,导致31人当场死亡,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致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的胎儿出生。”——《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我们不能在灾难面前沉默
著名记者、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选择倾听上百万位亲历者的声音。他们各不相同的遭遇和情感,共同构成了一场“合唱”——《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这场“合唱”,关于苦难,更关于面对苦难的勇气。我在六七年前第一次读到此书,看的是繁体版,名为《车诺比的悲鸣》。在2013年的微博里,我记录下了自己的读后感:“有...
一本很痛很痛的书
直到读到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本《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一切才真实生动起来,才变得可以理解,因为她所写下的不是伤亡数据,辐射影响,她写下的是一个个亲历这起灾难的当事人,他们的故事(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第一个故事就让人伤痛,叙述者是一个母亲,他的丈夫是消防员,在灾难发生时...
成都理工大学开设核辐射科普讲座辟谣“盐”
“我们国家全面检查核设施安全并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是非常必要的。就象我们走久了需要歇一歇,是为了积蓄力量走得更远。”庹先国表示,从三哩岛到切尔诺贝利再到福岛,人类利用核技术的征程注定充满曲折。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发展是需要核电的,核电与其他能源方式相比具有性价比高、清洁等特点,是节能减排的必须。
原来苏轼、曾国藩、李鸿章都是写报告的高手!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苏联的解体,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内幕逐渐浮出水面,那触目惊心的死亡人数,影响久远的核辐射污染令世人震惊不已。某秀才慧眼独具看到了其中的机遇,根据他的建议再向省里打报告,从全新的角度着眼,以切尔诺贝利事故为前车之鉴,提议应未雨绸缪,位于海盐的秦山核电站目前唯一的快速疏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