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狂恋”杜甫,为其写下2篇诗文,竟成最懂他的男人
好家伙,不愧是好到同穿一条裤子的人,在元稹和白居易共同“贬李扬杜”下,杜甫名气更大了。不得不说元稹的眼光非常毒辣,在此之前,没人注意杜甫,是元稹第一个站出来肯定了杜甫的诗的价值,推崇他的现实主义诗风,杜甫由此开始成名。当时,元稹是“大佬”级别的人物,墓志铭一出,无数人去翻阅杜甫的诗。元稹还在《...
六神磊磊:唐诗好就好在没有“爹味”|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
如果说盛唐始于《次北固山下》的风帆或李白“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身影,那么它的结束,或许是天宝十四年(755)诗人杜甫写下的那首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王晓磊在书中形容,“这首长诗之于杜甫,就好比蜚声世界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之于贝多芬”。在历代人眼中,“诗圣”杜甫总是一副忧国忧民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臭”字到底怎么读?杜甫用词太精妙了
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句诗经常出现在语文课本和影视节目的台词中,然而,“朱门酒肉臭”中的“臭”字的读音,很少有读对的。读错了字音,字义就不能正确理解,因此诗句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无从把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杜甫为诸葛亮写的一首诗,最后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选中学课本
杜甫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反映建功立业心态的作品,比如长诗《画鹰》中“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一句,流露出少年杜甫渴望施展抱负、嫉恶如仇的心声。而在诗作《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也展现了杜甫仰望高山时的雄心壮志。这些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意气风发、怀揣理想的杜甫形象。杜甫内心并不满足...
【历史文化】追寻杜甫与大邑的情缘||杨庆珍
广德元年(763),杜甫一家离开成都,寄居在奉节。次年春,又举家返回浣花溪畔,他在《草堂》一诗中,特别写到他牵挂的松树:“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再后来,他还专门写下《四松》长诗:“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看来,4...
杜甫:一生漂泊的诗圣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是杜甫的两篇杰作,其内容包罗万象:情感的抒发、事件的叙述、旅途的记录、理性的阐述(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又有对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政治上的抱负与主张,以及个人遭遇的不幸与家庭的悲剧。这些元素与国家民众所遭受的灾难和对未来的...
《游侠杜甫》阅读札记
而在杜甫的朋友圈里,李白和高适对他影响深远,比如李白就是“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的剑道高手,杜甫与他从游梁宋、齐鲁期间,除了交流诗文,还会切磋剑术,实际上在认识李白之前杜甫已有“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这类以剑凸显英雄气概的诗句。至于与杜甫人生交集甚多的高适,曾率军打败永王李璘,军功卓越,在杜甫长诗《...
三首诗,读懂杜甫的一生(100位历史文化名人系列第4章)
诗题中的“韦左丞”即韦济,时任尚书左丞,这首诗既是杜甫向好友诉苦抱屈,也是辞别之作,当时他心灰意冷,决定离开长安。甚至可以说,这首长诗是杜甫困居长安10年的真实写照,更是他步入中年后的境况。郁郁不志和贫困潦倒,都让杜甫对理想产生了怀疑,但杜甫终究还是没有离开长安,因为751年唐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
“世上有但丁、有莎士比亚,还有杜甫”
杜甫生于八世纪的唐朝,对应于英语文学传统,那是英雄叙事长诗、古英语传说《贝奥武夫》的时代。而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迄今仍在活跃的诗歌传统,上下延续三千年,比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更为悠久。记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对于杜甫,BBC毫不吝啬地使用了“最伟大”一词,“世上有但丁、...
多地景区实行背诗免票,四川一景区挑战成功率超九成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背诵篇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11首诗词活动特点:送成都重点博物馆国庆专属免票券一张10月1日至7日每天上午,杜甫草堂东门外都举行了“国庆共欢乐万千气象新──在草堂共吟一首诗”背诗挑战活动。参与者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卜算子·咏梅》《满江红》《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