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国际社会看新中国75年成就)
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部长卢胡特表示,本次联合科考为两国加强海洋合作开启了新篇章,希望两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拓展科技合作,为印尼培养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匈牙利国会副主席雅高布·伊什特万表示:“中国将科技的发展合作作为应对全球挑战的解决方案之一,并且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科技合作。我们期待在...
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推荐:中国天文发展的文学通史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祖冲之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影响深远。元代郭守敬完成的《授时历》,在元明两代使用了364年,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精密的历法,也是世界古代历法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明代徐光启最早吸收西方先进天文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历法进行改革,完成了《崇祯历书》,使我国天...
这个不起眼的小国,走出了科学史上最杰出的一群人
利奥·西拉德(LeóSzilárd,1898-1964,匈牙利语:SzilárdLeó),这位前工程师于1933年提出了核链式反应的概念,并于1939年与爱因斯坦写下了那封呈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著名信件(史称“爱因斯坦—西拉德信件”)。据说这封信促成了后来的曼哈顿计划;爱德华·特勒(EdwardTeller,1908-2003,匈牙利语:TellerEde),一般被称作...
夯实基础,做新时代的创新者!刘明院士讲述集成电路的发展与启示
中国的集成电路的起步于老一辈科学家王守武、黄昆、汤定元、谢希德、黄敞、洪朝生、高鼎三等在50年代初相继从美英回国。黄昆、谢希德两位先生组建五校联合半导体教研室,系统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半导体专业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我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事业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刘明在报告中以一些实例介绍了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
回眸|从地球子午线到光速:“米”的定义变革史
当时的法国度量衡委员会,在杰出科学家拉格朗日等人的领导下,提出了一个宏伟且充满诗意的设想:将地球自身的特性作为度量单位的基准。于是,他们将“米”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从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这是一个大胆尝试,它将自然界最宏大的尺度缩小至可触摸和标准化的实体单位。
史上首位阿贝尔奖、图灵奖双得主!2023图灵奖授予随机性大佬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家RanRaz表示:「看到证明的人对证明本身一无所知(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1985年,ShafiGoldwasser、SilvioMicali和CharlesRackoff引入了零知识交互式证明的概念,并演示了其在一些语句中的用途。Wigderson与Micali和OdedGoldreich后来阐述了这个想法,列出了条件,表明如果一个陈述可以被证明,它也...
光刻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光刻技术在芯片制造中的兴起是现代半导体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一过程见证了光刻技术从最初的实验性应用,逐步成为芯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19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芯片制造进入了微米级别的尺度。光刻技术在这一阶段开始显露出其重要性。光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在制造微细结构方面显示出了巨大...
诺奖之后的复杂科学:18位学者勾勒未来20年复杂系统研究图景
历史上,随机动力学一直是物理学中的边缘学科,甚至具有概率性质的量子力学也是由确定性动力方程(薛定谔方程是确定性的)决定的。然而,随机性是研究复杂系统的基础,从气候学到自旋玻璃,再到复杂网络,而且,随着学科范围的扩大,随机性甚至成为生物学、社会科学甚至工程学的基础。2021年诺贝尔奖认可,由随机性驱动的复杂系统...
生活是漫无边际的汪洋,幸有好书是岛屿——2023书乡年度阅读盘点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今年上市的《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从诞辰百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中,精选出40位不同领域有代表性的杰出科学家,通过讲述他们拼搏奋斗的故事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绘制出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史,呈现出一扇重要学科精选的重大成果展示窗,公布出一张彰显科学大师风采魅力的光荣榜,...
盘点中国集成电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六位科学家
中国集成电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六位科学家一、黄敞:中国航天微电子与微计算机技术的奠基人1934年9月入南京五台山小学学习,后随父母搬迁,先后就读于湖南长沙下马岭小学、香港中华中学附小。1953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1953年至1958年期间,黄敞先生受聘于雪尔凡尼亚半导体厂,相继担任高级工程师、专家工程师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