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成功展示核钟所有关键技术
新研究中,JILA团队利用钍-229核跃迁,产生了时钟的“滴答声”。激光在原子核的各个量子态之间产生精确的能量跳跃,频率梳可直接测量这些“滴答声”。此次工作精度比以前基于波长的测量高出一百万倍。团队还建立了核跃迁和原子钟之间的首个直接频率链接。这一直接频率链接和精度的提高,无疑是开发核钟并与现有计时系统集...
量子“首次联手”核物理!50年后,科学家揭开钍原子核的秘密
比如,这种状态可以被用于制造核钟,这种时钟将比当前最先进的原子钟更加精确;同时,它还能帮助解答物理学中的一些全新基本问题,如自然常数是否随时间和空间改变而变化。现在,这一希望已经变为现实: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长期寻找的“钍跃迁”(thoriumtransition),并且已经准确地确定了其能量。这是首次利用激光将原子核推...
原子核和电子带正电和负电,电子为何没有被吸引坠落到原子核上?
波尔的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电子为何不会坠入原子核,还说明了原子光谱的成因。按照波尔的观点,电子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自发地辐射电磁波,因此能量是稳定的,电子也就不会因为持续的能量损失而坠向原子核。这一模型的提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子稳定运动的问题,但它对于更复杂原子的行为预测却显示出了局限性,这促使...
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世界已进入原子能时代的背景要求出发,从战略全局的需要考虑,明确指出:要奋起直追,掌握原子能。毛泽东同志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还作出了“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和“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等重要指示。
科学家首次发现原子核基态存在分子型结构
记者11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近日首次通过实验证实在原子核基态中存在分子型结构。该研究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作为亮点工作被美国物理学会的《物理》杂志在线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等核子组成的量子多体系统,核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多种有趣的原子核结...
原子核从何而来
靳根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由确定的中子数和质子数构成的原子核被称为核素。目前实验上发现了3450多种不同的核素。每种核素都有自己的寿命。这些核素中,稳定的和至今没有观察到衰变的核素只有254种,另外有34种核素,其寿命比地球的年
周光召对理论物理和原子能事业的贡献
1961年2月底,周光召回国担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第一副主任,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一起,进入中国原子弹研究核心部门。从周光召曾在前苏联《实验与理论物理》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知,在1961年2月27日连续投出两篇论文后,他便放下手中所有研究工作,放弃自己热爱的理论物理和有望取得突破的高能粒子物理前沿研究,回到...
钱三强:不要叫我“中国原子弹之父”
1950年,他主持成立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并吸纳了邓稼先、彭桓武、王淦昌、赵忠尧、杨承宗等一批有造诣、有理想的原子能科学家。短短数年时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就由初创时的十来个人,增加到1956年时的638人,成为中国原子核科学研究的核心力量。
【中国科学报】原子阱痕量分析:为单原子“计数”
1999年,卢征天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工作时,首先提出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完成了原理性验证实验,并在其后不断完善。卢征天介绍,这是一种单原子灵敏检测技术,利用激光操纵中性原子,通过使用原子光学、激光冷却与囚禁等手段实现对样品中被测同位素原子的高灵敏、高选择以及高效率检测。
原子核内部也有“分子”结构
铍-10原子核基态的分子型结构。■本报见习记者叶满山通讯员李朋杰各种各样的原子,通过排列和组合形成分子结构,进而塑造了万千世界。然而,直径只有原子万分之一的原子核内部,也存在类似分子的结构。在一项近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的研究中,科学家通过新颖的实验方法,首次发现在原子核基态中存在分子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