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智雲城】昂赛微电子磁敏传感器(霍尔器件)选型
霍尔效应是物理学家霍尔在1879年发现的,它定义了磁场和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这种效应和传统的电磁感应完全不同。当电流通过一个位于磁场中的导体的时候,磁场会对导体中的电子产生一个垂直于电子运动方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在垂直于导体与磁感线的两个方向上产生电势差,后来发现半导体、导电流体等也有这种效应。半导体的霍尔...
中国科大在陈数可调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量子霍尔效应是一种在外加强磁场下由于朗道能级量子化导致的无耗散的量子输运特性。然而,外加强磁场这一需求极大地限制了该效应的实际应用前景。近几十年来,探索无磁场的量子霍尔效应(即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吸引了众多物理学家的关注,并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经提出或实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集中在陈数...
【中国科学报】他们让光子跳出霍尔舞步
他们将自主研发的“光子盒”排布成阵列,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为物理学家创造出一种研究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新平台。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院士介绍,该成果是量子模拟技术的重要突破,将很快用于模拟量子系统,推动量子物理研究和量子计算的发展。《...
我国霍尔推进器连鸡蛋都推不动,却能推动空间站!性能已超老美?
霍尔推进器是基于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在1879年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的现象而命名的,他发现电场能对穿过的离子产生推动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霍尔效应”。当人类步入航天时代,意识到传统的燃料推进模式有其局限,便开始探索电推模式,而霍尔效应为此提供了可能。霍尔推进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子发生器,将氩气、氙气等惰性气体...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美国科学家霍尔分别于1879年和1880年发现霍尔效应和反常霍尔效应。1980年,德国科学家冯·克利青发现整数量子霍尔效应,1982年,美国科学家崔琦和施特默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这两项成果分别于1985年和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完)
科学家在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美国科学家霍尔(EdwinHall)在1879年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给一块导体施加电流和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产生了“霍尔电压”,该效应被称为霍尔效应(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根据霍尔效应原理制成的霍尔传感器,在速度传感等方面至今应用广泛。1980年初,德国物理学家K.vonKlitzing在研究二维电子系统的霍尔电阻时,发现极低温和强磁场...
石墨烯与硅烯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获得理论新突破
传统的量子霍尔效应源于电子在外加强磁场作用下的朗道能级;作为一种新的量子态,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源于材料自身的自旋轨道耦合和局域交换场的联合作用。该效应在1988年由美国科学家F.D.M.Haldane在理论上提出,随后物理学家们试图在多类新型量子材料中实现这一效应,直到2013年才首次由清华大学的薛其坤教授所主导的...
探索非平衡态:物理学家揭示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新现象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FQHE)是凝聚态物理学中的一个里程碑,揭示了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强磁场和低温下复杂的相互作用。传统上,FQH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衡态,即系统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然而,一项最新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新的领域:非平衡激发态FQHE,这一发现是通过电流偏压谱学这一创新技术实现的。
薛其坤,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物理学家
1988年,美国物理学家提出可能存在不需要外磁场的量子霍尔效应。这很可能是量子霍尔效应家族的最后一个重要成员。从此,全世界最顶尖的研究组都在努力攻克这个难题,不断有物理学家提出各种方案,但是在实验上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2013年,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实...
推动空间站的“耐力小勇士”
霍尔效应是美国物理学家A·H·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一种电磁效应,即:当电流以垂直于磁场的方向通过磁场时,其带电粒子的运动会在磁场中因力的作用(该力简称为洛伦兹力)而偏向一边,因此产生电势差即电压,带电粒子的受力方向可用左手定则进行判断。(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