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画家李公年三幅经典山水画作品赏析
北宋李公年《李公年山水图》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30厘米,横48.4厘米,是宋代画家李公年创作的一幅绢本淡设色山水中国画,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馆。此图以立幅展现北方冬日荒野之清旷萧索,山峦叠嶂,隐于暮霭,寒溪曲折,崖冈枯木点缀其间。全图用淡墨绘制,景物于空旷中若隐若现,明润秀雅,风格虚灵简远。
汇聚15幅宋代绘画真迹 “问羽”展在浙江杭州开幕
中新网杭州11月10日电(曹丹)800多年,一只目光如炬、杀气腾腾的苍鹰,和一只惊慌失措、大步如飞的雉鸡,被宋代画家李迪“封印”在《枫鹰雉鸡图》中。而今,观众只需戴上3D眼镜,就能“走进”画中世界,观看一场生动逼真的狩猎场景。观众戴上3D眼镜欣赏《枫鹰雉鸡图》。曹丹摄11月10日,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5...
《斗浆图》呈现南宋斗茶文化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章张岷从事斗茶歌》中写道“斗茶味兮轻,斗茶香兮薄芝兰,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描写的就是斗茶时茶香四溢的场面及斗茶的激烈程度和斗茶者胜负的悬殊心态。以斗茶为题材的宋代绘画作品有一些流传了下来,除了这幅无名氏创作的《斗浆图》以外,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画的《茗园赌市图》也...
“宋代建筑传千古,点景山水留佳篇:”论宋代山水画中点景建筑
“村”在宋代画家的笔下,往往代表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画家们常常描绘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表现出对朴素生活的赞美。例如,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一座小村依山傍水,人们在水田里耕作,山路上驴马运输,溪水潺潺,一派平和的田园景色。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精神的体现。“堂”在宋代画家的作品中,常常...
一名山水画家的行走笔记
汤哲明最早是从谢稚柳主编的一批五代、北宋画家画册《燕文贵、范宽合集》《董源、巨然合集》等书中领略到了宋代山水画的宏大气象。这是他山水画学习历程中的重要启蒙。但由于当时印刷技术有限,想要临摹其中的画作,看不清细部。上世纪90年代初,从上大美院毕业后,汤哲明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做编辑。当时,日本二玄社印制的大...
宋代花鸟画的写实精神
绣羽鸣春图(中国画)佚名(宋代)以上海博物馆藏李迪《雪树寒禽图》为例(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南宋宫廷画家李迪,画了一只楔尾伯劳矗立于冬季树叶尽脱的荆棘枯树枝头。对于南宋都城临安来说,楔尾伯劳属于冬候鸟,主要栖息在乡郊旷野地带,多单独活动,常见其立于枝端伺机捕食的情景。伯劳有一个特殊的习性,喜欢把猎取的小动物贯穿在荆棘或...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以宋朝时期文人画为例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自唐宋以来,文人画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之一,得到了广泛地发展和推广。宋代文人画家以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以及追求笔墨情致、境界超凡的艺术追求,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洞天寻隐·学林纪丨礼浸山野:宋代山水画中的礼仪图像研究
对宋代山水画中出现的坛状物进行讨论,需要再仔细回顾一下现有的学术研究。如前所述,将《千里江山图》中的坛状物视为道教图像的观点中,又有祭坛和丹灶两种分歧,下面一一进行辨析。“丹灶说”认为,画中的三层方形坛状物表现的是置于两层丹坛上的丹灶。其主要证据是明代沈周《南山祝语图》(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丹灶...
艺术开卷|《陶渊明归隐图》中的宋代家室之情
而李公麟对陶诗的解读甚为微妙,可能如苏轼之诗,也是以自己的方式诠释陶诗“归家”的主题。确实,这幅《陶渊明归隐图》并非陶诗亦步亦趋的图注,而是体现了画家自己的理解。笔者试图通过此画来探讨宋代画家关于“家室”的观念,分析其相比早期,如陶渊明时代,有了怎样重大的变化。
“折一枝风雅,品万千意境”宋代花鸟数字水墨限量发行
灵境·人民艺术馆以宋代林椿作品《枇杷山鸟图》《果熟来禽图》、宋代画家作品《海棠蛱蝶图》、宋代赵佶作品《竹禽图》4幅宋代花鸟画为原型,分别制作成4款高清动态视频数字作品,其中《枇杷山鸟图》《果熟来禽图》《海棠蛱蝶图》为普通款,各发行200份,每份定价98元;《竹禽图》为特别款,发行100份,每份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