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气候监测与预测中的应用
第三,大数据技术使得气候监测与预测更加细粒度和个性化。过去,气候预报往往是以较大的地理区域为单位,而现在,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对小区域甚至个人所在位置的气候预测,满足个人化、定制化的需求。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出气候异常事件的发生,如突发的暴雨、干旱等,为应对气候灾害提供了重...
——写在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举办二十周年之际
在此背景下,气候监测、气候预测、跨学科研究的意义更加突显,加强政府、组织与科学家之间合作也尤为重要。论坛将切实响应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进一步在沟通气候监测及预测评估方法进展,促进有关气候预测和服务的最新专业知识、技术、信息共享,WMO二区协(亚洲)的全球长期预报产品中心和区域气候中心多模式集合预测解释...
第二十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开幕
第二十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开幕5月9日,第二十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毕宝贵、青岛市副市长宋明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处,以及中国、英国、日本、韩国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代表出席。第二十届...
实时数据、精准预测:智能小型气候监测系统的重要性
首先,智能小型气候监测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多种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等。这些实时数据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气候状况描述,还能及时捕捉到气候突变或异常事件,例如强风暴、极端降雨等,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关键信息支持。其次,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使得这些监测系统能够进行精准预测。通过历史数...
浙江:智能气候监测预测业务系统通过验收
近日,浙江省气候中心组织召开“浙江省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数字化预报项目)-智能气候监测预测业务分系统”项目验收会。与会专家对系统建设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该国省合作项目由国家气候中心承担研发,通过新兴信息技术实现平台性能升级,采用监测预测新方法完成业务能力提升,并打通数据资源、网络环...
《北京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出台,拟构建“天地空一体化”温室...
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评估综合服务系统,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方案》围绕完善气候变化观测预警系统、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等十方面提出多项...
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今年适逢国家气候中心成立30周年,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国家气候中心将按照精密监测、精准预测、精细服务、人民满意的总体要求,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需求为引领,加强气候与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健全气候变化监测发布制度,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提前一年预测全省气候异常 安徽已实现
我省将健全全覆盖无缝隙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建立健全多部门应用、多手段共享的新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逐步形成“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即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省气候异常。
第64个世界气象日 气候行动最前线
早期预警系统是一个由致灾因子监测、预测和预报,风险评估、沟通和备灾体系及流程组成的综合系统。预警具有不同的时空尺度,空间上可以从局部地区延展至国家,乃至于全球范围;时间上可以从近实时、日、周、月、年甚至更长时段,并针对不同行业、重大活动、重点区域以及重大灾害过程,开展风险监测和预警服务。由于采取了提前...
精准预报预测 为防灾减灾抢得先机
面对“汹汹来袭”的沙尘暴,中央气象台利用卫星植被、积雪和沙尘遥感监测以及激光雷达气溶胶垂直探测等多种非常规资料,分析掌握上游蒙古国下垫面起沙条件、沙尘传输动态和沉降物理过程;加强对国产沙尘模式的检验订正,以及多模式集成预报、沙尘强度等级客观预报等成果应用,对沙尘强度和传输影响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报预测;撰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