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度地理】海水温度、密度急剧变化的水层——温跃层、地理视角...
100米~1000米之间,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急剧下降。深度约100米处,海水温度大约在20℃以上,而深度约1000米时,海水温度已下降到6~8℃左右。海水温深示意图由于在开阔海域,盐度几乎是稳定的,而压力对密度只有很轻微的影响,因此温度就成为影响海水密度的最重要的因素。大洋表面的海水温度较高,因此它的密度比深处的...
港媒:中国科学家公开南海漩涡探测数据,或与美潜艇事故有关
中国的科学家们于南海开展研究时有着一项惊人的发现:在那巨大的漩涡中心,存在着好几个温度各异的“核心”。从海面一直延伸至海底,其温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变化模式,先是高温,接着转为低温,随后又再次升高。为何要如此重视这一温度的多层结构呢?这与康涅狄格号潜艇所遭遇的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知道,潜...
台风“银杏”减弱为热带低压后在越南中南部沿海登陆
受海水温度较低影响,台风“银杏”于11月12日凌晨在南海上空减弱为热带低压,并于当天上午在越南中南部的平定省、广义省一带登陆。登陆时风力七级,风速每秒15米,并继续以每小时14公里的速度向西南方向移动。大风给沿岸地区带来巨浪和大范围降雨,多地降雨量达40至90毫米,局部地区的降雨量超过了180毫米。(总台记者王...
《海洋预报》| 基于LSTM网络的海水温度剖面预报研究
摘要:基于海水温度历史观测和海洋模式数值预报数据,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开展了海水温度剖面短时预报方法研究。以南海17°46.91'N,112°03.24'E处海水温剖面预报为研究对象,利用模式预报数据和观测数据,构建了观测、预报、观测和预报混合3个样本数据集。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由编码器-解码器组成的多对...
南海海洋所揭示海冰透光性温度响应机制
论文通讯作者、南海海洋所副研究员许占堂表示,该研究明晰了海冰漫射衰减系数对冰温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内在机制,并揭示了该温度响应对北冰洋冰藻初级生产及辐射能量传输的潜在影响。对于反射的太阳光线,目前已有完善的海冰反照率正反馈机制来阐释海冰变化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然而,关于海冰和海水系统中光的分布及其对温度...
首次实证:黄岩岛及周边海域海水、沉积物和鱼类体内均未检出氰化物
首次实证:黄岩岛及周边海域海水、沉积物和鱼类体内均未检出氰化物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艺)今年5月至6月,我国相关科研机构对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林奎今天在媒体吹风会上说,这次调查“首次实证黄岩岛及周边海域海水、...
从海面起伏看深海“炎凉”
水下极端环境一直是海洋遥感的重要目标。“我们通过机制辨析,将海温遥感难以直接观测的次表层热浪/冷浪与卫星高度计遥感能够识别的涡旋关联起来,在实现次表层热浪/冷浪遥感监测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是水下极端环境遥感的一个突破。”詹海刚说,这为海表以下极端温度事件的研究与预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海水取样、病毒研究、潜标布放……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干了哪些工作?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开展海水取样作业海洋水体监测取样作业,会用到一个关键的装备——温盐深剖面仪(CTD)。它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海水的温度、盐度、深度等基本指标,同时它携带的24个采水瓶也可以通过指令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供科学家们开展进一步研究。
全球变暖背景下,黄岩岛可为南海造礁石珊瑚等提供庇护所
生态环境部7月10日发布《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报告显示,黄岩岛造礁石珊瑚群落还表现出对海水温度升高具有较好的抵抗力和耐受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黄岩岛可以为南海造礁石珊瑚及相关物种提供重要栖息地和庇护所。黄岩岛珊瑚礁对气候变暖具有较好抵抗力和耐受性黄岩岛是一个呈等腰三角形的大环礁,...
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启动南海北部航次观测任务
观测航次计划获取南海北部目标区域未来3至4个月的海面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气压,以及海水的温度、盐度、深度和海流等关键海洋与大气要素数据,为开展强风条件下海洋大气界面过程多尺度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及海洋多尺度过程对海气通量的贡献研究等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