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治理与更名政治———民国时期北京街巷地名的演变
在民国时期日益激进的政治氛围中,地名也为意识形态的展演提供了重要途径。从地名“雅化”到地名民族主义化,从地名“革命”再到地名“党化”,显示出民国时期街巷地名日益政治化的发展趋势。(一)地名“雅化”与民族主义化进入民国以后,随着政治体制的变化,北京许多公共空间的地名也随之更改。例如皇城以南的“大清门”...
2015复旦大学历史学考研网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作者通过考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间中国在制造业、农业、金融业、交通通讯以及固定投资等方面的状况,并研究了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生产和消费、货币和存款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之后,认为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的数十年间,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稍落后于当时的日本,但也获得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进步。(三)许涤新、...
2013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8.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A.皖系军阀执政时期B.直系军阀执政时期C.临时执政府执政时期D.奉系军阀执政时期勤思考研分析1912年8月,临时参议院公布《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1913年4月,第一届国会开幕。根据法律规定,众议院议员任期3年,参议院议员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由于国会屡遭非法解散,两院议...
法政视角 民国前期历史的新探索
他尤其不赞成一些法律史界学者有关民国创建的“主权转移”看法,这些看法认为《清帝退位诏书》同样是民国统治权合法来源之一,甚至还有论者将《清帝退位诏书》等同于民国宪法,认为中华民国创制时期的宪法,乃是由一组宪法性法律共同构成。
唐小兵:民国政治的真谛
邓野在研究抗战结束前后国共之间的和谈历史时有一段很精辟的论断:“民国政治的全部真谛在于:政党与武力的高度统一。政党在作为政治集团的同时,又是武装集团,因而政见之争往往演化为武力之争。一九四四至一九四六年的国共谈判,在形式上表现为:国、共、美三方,尝试引进西方政治原则,以政治方式解决政见之争,避免政争导向...
云南大学642中国史基础考研大纲
北魏的建国;北魏初期的胡汉分治;宗主督护制;六镇;太和改制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作用;儒学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九品混通”;北朝均田制的条件及其变化;寺院经济;北魏末年的反魏大起义;河阴之变;河清改制;关陇集团;《六条诏书》;府兵制;周武帝毁佛;三大石窟;北朝碑铭;《齐民要术》;《水经注》(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
201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历史学基础真题
8.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A.皖系军阀执政时期B.直系军阀执政时期C.临时执政府执政时期D.奉系军阀执政时期9.下列作品中,以解放区土地改革为主题的是A.《小二黑结婚》B.《荷花淀》C.《暴风骤雨》D.《红旗谱》10.20世纪60年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在商言商: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近代中国商人与政治
《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一书是冯筱才教授研究民国初期(1911-1927年)商人政治参与的代表性著作。无论是研究对象设定、方法路径选择还是理论观点论证,冯著均是与过去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迥然不同,其学术创新精神让人印象深刻。但正因为这是一本创新之作,其可圈可点之处自然也不少,依然存在可以深入探讨的知识...
吴建雄:国家监察制度学(二)
1928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结束了北洋政府对中国的统治。同年12月“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统一之后,民国进入所谓的“黄金十年”建设时期。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949年国民党败退,民国时期结束。
历史干货丨高中历史42组易错点+13个主观题答题神器
正确理解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