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时期,苏联的1万座地堡秘密运行,2000多枚洲际导弹战备
美苏冷战时期,苏联的1万座地堡秘密运行,2000多枚洲际导弹战备"冷战余烬: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崛起的背后力量"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苏联曾是美国的宿敌,双方剑拔弩张,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过程不仅影响了国际关系,也塑造了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段落1:苏联时代的霸权之争苏联解体...
全球科技竞争进入“高科技冷战时代”
为此,五角大楼可以吸取一些重要的教训,回到美国与对手的最后一次史诗般的技术竞争——冷战期间美苏发展核武器的竞赛”。很显然,当前人类经历的第4次科技革命不只是一场“地缘政治”或“地缘经济”的调整,更涉及源于“地缘技术”更替而出现的“地缘文明”的演进。谁能率先取得科技创新的前沿突破,谁就有可能抢占未来经...
立国外交:一边倒(郑晓国)
与中国共产党对美国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相关联的是,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了战后对抗。从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为标志,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在美苏冷战的格局中,中国共产党最终失去了中立的可能。冷战给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此以前,中国共产党对美国所怀有的良好愿望和接受赫尔利...
美国把中国当“头号对手”的最大原因:中国是唯一挑战霸权的国家
美苏冷战和中美冷战的这一本质差别,注定其冷战结果将是完全不同的。美苏冷战的结局是苏联自行解体,而它之所以会被解体,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内部经济崩溃,二是被带节奏。这两个导致苏联冷战中解体的因素,中国都可以避免,首先,中国虽然有56个民族,但汉族是主体,这就保证了稳定。其次,我们的农业、工业、商业...
如何进行有效的国际关系研究:国际关系基本研究方法概述(一)
3.相互威慑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维持了长和平,并不断进行核军备谈判。4.美攻苏守、苏攻美守、美苏均势、苏联解体。5.欧洲地区——冷;其他地区——温或热。(六)后冷战时代(此部分以问题导向形式梳理)1.苏联/俄罗斯外交政策发生变革,20世纪80年代末在联合国监督下由阿富汗和安哥拉撤军。
大国兴衰与国际秩序的历史演进
首先,多种力量的崛起及独立性增强冲击了冷战两极秩序(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中国对外政策发生深刻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形成;在西方阵营内部,西欧、日本实力和独立性明显增强;此外,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力图在美苏两极之间保持中立、不结盟的立场,这些都使得国际秩序逐渐聚集“多元化”的力量。其次,以中国为代表的非...
切尔诺贝利的悲剧何以发生
本书不仅仅是对灾难的叙述,还深入探讨了该灾难的政治、技术、环境和人文层面,全面探讨了灾难发生的大背景、背后原因及后果。公允地讲,美苏冷战的紧张局势、苏联的能源目标及其特有的集中规划和保密文化、反应堆的固有设计缺陷,以及技术故障和人为失误,都对这场核灾难的出现产生了影响。
【奥运地理】泪目!白俄罗斯选手小心翼翼穿过人群,找到中国队,又怕...
材料冷战时期,中法不满美苏对东西阵营的操纵与控制,在各自所属的阵营内“大闹天宫”,成了两个“孙行者”。中法两国奉行相似的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1964年,中法宣布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后的两国关系并非一帆风顺。法国曾于20世纪80年代末宣布对中国进行制...
1950年美国向台湾派遣第七舰队
上述问题令杜鲁门政府始终无法准确锚定台湾的战略价值,虽曾一度倾向于在美苏不爆发大战情况下放弃台湾,但因为冷战的演进而不断扭曲相关认知,令其态度始终摇摆不定并最终在朝鲜战争激化的冷战局势中走向了军事干涉。根据上述论述,本文对已有的主流研究观点提出如下三点修正。首先,就杜鲁门政府对台战略认知与对台政策...
核战还是欧洲统一,中国能做什么?
事实上,尽管冷战体系存在种种缺点和不足,但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曾在一定程度上为东西欧提供了明确性、可预测性甚至是信任,而如今迅速瓦解的欧洲安全空间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但是,在乌克兰危机结束后,经过适当调整的“冷战模式”是否能为欧洲服务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