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丨康德道德哲学的立论方式
而在全书的体例安排中,康德的三章分别是“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从通俗的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从道德形而上学走向纯粹实践理性批判”。这种安排完全是从普通大众现实的日常道德生活出发来谈道德问题,从中抽引出所隐含的道德法则和道德形而上学的含义来,这与传统基督教从上帝...
哲学思维的四个触角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认识论,第二个问题涉及到伦理学,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宗教学,第四个问题涉及到人类学。在康德看来,最重要的是第四个问题,即人是什么?然而,遗憾的是,正是在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上,康德却缺乏深入的思考,而真正做出科学的解答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告诉我们,人不是居住在绝望之岛上的、孤零零的鲁滨逊,人是...
哲学| 赫尔德对康德先验哲学的批判
二是康德理解的道德信念问题。赫尔德认为,康德的道德目的论是有问题的,为什么万事万物的目的就是道德?如果理性真的颁布道德法则的话,为什么理性不可能是一种异己的力量,特别是当感性与理性被分隔开来而使人成为一个双重存在者的时候?与康德不同,赫尔德主张人之本性是历史性生成的,人性的历史性生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人...
米歇尔·福柯:从康德以来,哲学家们思考的是时间,黑格尔、柏格森...
他们提出了四种根本性的问题。当地的条件问题(区域气候,土壤,干湿度:他们把当地的这些决定因素及其随季节的变化结合起来研究,认为它们在某一时期特别适合某种疾病);共存的问题(人与人的共存,人口的密度,人与物的共存,水源的问题,污水处理,通风,人与动物的共存,马厩与屠场的问题,活人与死人的共存,墓地的问题);居住...
哲学与时代之思 | 赵敦华:康德哲学的革命意义
第三,我想讲的是“永久和平的康德”。康德在《学科之争》中提出了“人类是否在不断地向着更善”的问题。康德说,在这个问题上,认为人类道德持续退步的“道德恐怖主义”,认为人类历史不断朝着改善前进的“幸福主义”,以及认为人类历史是善恶交替的“阿布德拉(Abdera)假说”,这些都既不是先天知识,也没有经验根据。
纪念俞吾金逝世十周年|“哲学与时代之思”研讨会在复旦举行
复旦大学张庆熊教授结合对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疏解,提出俞吾金教授哲学研究的特点:重视康德、重视启蒙思想、重视对意识形态的研究(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俞吾金教授主张,要发扬康德的主体性精神并进行再启蒙,并注意揭示黑格尔的同一性思辨哲学如何沦为一种压抑的意识形态,坚持了康德有关自主性的思想和马克思的人格解放的思想。
复旦哲学学科周|对谈:“一个好问题是如何诞生的?”
4月10日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学科周系列活动第一篇章之“一个好问题是如何诞生的?”主题对谈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精彩展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通识中心主任孙向晨受邀对上述主题给出了各自的理解。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讲师张明君主持了该场...
徐向东评《康德与现代政治哲学》|政治哲学与形而上学
我之所以一开始就提到科恩与罗尔斯之间的争论,是因为这场争论在我看来恰好涉及《康德与现代政治哲学》的作者声称要处理的核心问题:如何理解形而上学在政治哲学中的地位或作用?科恩与罗尔斯之争可以被认为本质上是围绕如下问题展开的:正义究竟要求人们做什么?一个合理的正义理论应该与我们对人性以及人类道德心理的认识具有...
康德300周年诞辰:一个从未离开家乡的人改变了世界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王咏诗认为,作为一个东普鲁士的哲学家,康德的思想其实不是典型的德意志哲学的代表,他深受盎格鲁—撒克逊经验理性传统,比如休谟的影响,早年还受牛顿的影响,康德其实思想倾向上是比较亲近经验论的。与之相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另几位代表性人物,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们所在的斯瓦本地区的文化传统相对...
一把打开康德哲学体系的“钥匙”
该书提出了两个颇有新意的观点:其一,理性的“运用”和“应用”固然含义接近,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区别,不宜相互混淆;其二,最广义的纯粹理性包含了先验感性论所探讨的“感性”,也就是说,先验感性论属于“纯粹理性批判”内在的一部分。????在第六章中,该书指出康德的理性运用思想存在一些问题,并通过对不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