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辛亥革命的成败
重新思考辛亥革命的成败在这部关于民国初年历史的力作中,作者史谦德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了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作者以1912年8月25日湖广会馆演讲台上的风波为枢纽,分别追溯了唐群英、陆徵祥等人的政治生命。他们的身份、地位、际遇并不相同,但共同点是,演说在他们的政治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新生的民国陷...
从孙中山到毛主席再到邓公,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思考了74年
毛主席领导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自此,新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从1949年到1976年,他依旧再思考最初的问题:中国革命究竟该走哪条路?新时代赋予新的历史任务,让他不敢有任何松懈。在长达二十余年思考中,毛主席迷茫过、坚定过,最后将重担交...
纪念|金冲及、金之夏: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对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纵然已有许多前辈珠玉在前,但在某一个具体问题上,后辈仍可能做到比他们看更多的材料,作更多的思考。我在文章中提出:受过辛亥革命思想熏陶的云南新军中下级军官是护国运动的真正发动者。后来,李根源先生的公子告诉我,他父亲看后很认可我的观点。李根源在清末做过云南讲武堂总办,是朱德...
马敏:建构中国自主的辛亥革命史知识体系的启示——“建构中国自主...
其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社会经济基础;其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其三,孙中山等革命派的一系列纲领和主张,代表的正是新兴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发展诉求;其四,孙中山等革命派以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制度的政治路线,从根本上有别于立宪派的改良主...
廖大伟:孙中山对中国实现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选择
一、思考的脉络,诉求的目标根据孙中山遗存的文献,他早期关于中国发展的思考与诉求,层面比较狭窄也比较普通。一开始他关注基层社会问题,提出振农桑、禁鸦片、广兴学,希望兴利除害。1891年执笔的《农功》一文,同样偏重农事农政。他认为农与商是社会发展之经纬,本是“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重视了农商又...
1953年梁漱溟公开顶撞毛主席,遭众人轰了台,最后结局如何?
会议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11日,梁漱溟就农业建设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他认为,共产党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农民的力量。但建国后,农民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梁漱溟的观点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些与会同志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深入讨论,但也有人对梁漱溟的言论感到不安。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
罗时进丨清代诗歌的复杂性生成背景与可能性研究进路
首先是观念问题。要重视清代诗人天下观、国家观、民族观的变化,在新文化理念中展开思考,这一点对研究清诗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清诗研究的前提是诗人研究,对清诗史做梳理,下论断,都建立在对诗人思想、情感理解的基础上。世界(天下)观念说起来有些玄,但对于研究一代诗人、一代创作,却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清诗的宫殿...
教书育人廿七载 桃李神州誉自来 的方式来交流大家的想法,让思 维...
姜义华提出,辛亥革命后三权分立也曾在中国实现过,但何谓真正的民主?中国一直在探索.他认为,辛亥革经济学院建立学生服务中心本报讯经济学院在本学年初,筹建了学生服务中心,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服务中心采取全开放式的玻璃房设计,只要学生一走出电梯,...
2023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78本入围书单|人文历史
此等境况孕育着蜕变的萌芽,却也激起了众多的彷徨与困惑。这些问题也广泛体现在自晚清末期至民国初年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从科举停滞到变法立宪,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本书深入全面地探究了中国这种速成式现代化带来的激变背后的由来与内涵,并试图探索过渡时代的这种变化对后续以国民革命为起点的另一个时代的影响...
远航,永无止境——马敏教授谈辛亥革命史研究经历及其发展思考
这一观点,实际上是要将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及其影响的理解和探索,放在一个足够长的历史视距中,作贯通性、通盘式的考察,从而揭示辛亥革命深层次、长久性的历史影响。循着这个思路,如何进一步放宽历史的视野,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复杂性,深化相关研究,是我近来着重思考的问题。比如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复兴,将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