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受访者遇过直播间商品质量问题
报告发现超七成受访者在直播间下单,直播间消费成为常态。超六成受访者遇到过直播间商品质量问题,61.25%受访者认为主播、直播间客服影响售后,超七成受访者身边的老年人受过虚假宣传误导等,主播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现象突出,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直播带货规范程度提升。基于报告反映出的问题,新京报邀请...
双11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超六成受访者遇到过商品质量问题
63.96%受访者遇到过直播间商品质量差,货不对板等问题。虚假宣传和发货时间难以保障问题也较为突出,分别有37.06%和31.47%的人在直播间下单时碰到过虚假宣传和发货时间长的问题。另外,直播间价格欺诈、价保机制失灵问题困扰着19.29%的受访者,16.92%的受访者经历过退换货售后难,7.95%的受访者遇到过直播内容低俗、主...
5年投诉量增幅达47倍!直播带货屡“翻车”,问题出在哪儿?
在产品质量把控上,带货者缺乏严格选品和流程,难以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此外,许多消费者容易冲动消费,来不及甄别产品信息,给了不良带货者售卖问题产品的机会。在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看来,不同于线下实体店,如果产品质量不好或服务没有保证,很难有回头客,如今,直播带货主要靠的是...
直播带货“带不动”,损失该由谁来赔?
“合同中需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包括主播的直播内容、时间、频次,以及商家提供商品的质量、售后服务内容等。”范丽娜进一步指出,应当明确产品推广效果的评判标准,界定带货收益的分配方式,规定商品质量责任,“同时需要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如一方严重违约或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的解除方式及后果。”当前,直播监管逐步...
新京报联合北京消协发布“双11”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_腾讯新闻
01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但存在诸多消费纠纷问题,如商品质量、发货时间长、虚假宣传等。02法律法规对直播带货主体的责任划分和监管力度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完善。03为此,平台、商家、主播和消费者需共同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直播消费环境。04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引导和督促直播带货经营主体诚...
直播间买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该找谁赔偿?
如果消费者在直播间购买了主播推荐的商品,到货后发现了以次充好、货不对板等质量问题,该怎么维权呢,是找厂家,找直播平台还是找主播赔偿呢?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带货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网店的老板、高管、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聘请的专属主播进行商品或服务的推介,业内称之为店铺直播;另一种则是由网红、名人在直播...
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陈音江:平台在带货中十分关键 要压实责任
直播带货模式可以帮助消费者提升消费体验,为许多质量有保证、服务有保障的产品打开销路,对促进灵活就业和服务经济发展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但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经营模式,涉及经营主体较多、法律关系复杂,而且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不够明确具体,导致直播带货模式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消费纠纷问题。据市场监管总局有...
人民财评:莫让直播带货沦为乱象温床
然而另一方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近5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长10.5倍,同时投诉举报的增幅高达47.1倍,明显高于传统电商。直播带货领域多发的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问题,已给行业未来之路埋下重重隐患。稍加分析可知,直播带货乱象不断,主要是一些商家为追求销量和利润,有意夸大商品效...
头部主播带货频翻车 消费者面临维权困境
对主播身份的模糊界定,也导致了部分消费者维权难。根据《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有关头部主播的维权舆情问题中,虚假宣传的舆情占比为44.76%,位居第一。根据消保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
...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扫描: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仍是主要问题
《报告》在对2023年带货主播维权舆情数据汇总分析后发现,头部主播舆情主要涉及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价格误导、发货问题、退换货、销售违禁商品和不文明带货等。《报告》指出,头部主播的维权舆情与其带货销售量和个人影响力基本保持一致,头部主播由于其流量更容易造成维权舆情,需要予以重点关注,以免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