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入蜀后对李白有了怎样的读解与创作表现?
《赠李白》一诗中所谓的“痛饮狂歌”“飞扬跋扈”“丹砂葛洪”,即有着对李白复杂的共情认知,杜甫在此后赠韦济的诗中同样写到的“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亦可以见出其对这种道家式自由闲逸的向往。仇兆鳌特别提到的“成都”这一地域性关键词,衬映出的正是杜甫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段中,对生长于蜀中的李白及...
杜甫作诗带红唐朝八个“酒鬼”,李白作为他偶像,为何排倒数第三
自天宝至安史之乱前,杜甫目睹唐政腐败,特意选取八位当时的名士入诗,通过记录他们的醉态,描绘出天宝年间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精神风貌,成就了杜甫“诗史”的第一序章。诗中生动刻画了天宝年间的政要与各路文豪们的醉态:文坛领袖与亲王借酒消愁,中坚力量忘忧于酒杯,李白等高人则超脱酒中,焦遂等民间奇人则借酒言志。
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邂逅李白,思念成为往后余生的腔调
从杜甫称呼李白为“李十二”可以看出两人亲切友好的关系。诗中还有见证两人友谊的句子“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而且杜甫在诗作的开篇,就用“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两句盛赞了李白的诗歌艺术,同时也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敬慕之情。李白与杜甫的这次漫游时间较长,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秋天。期间两人谈论诗作,饮酒抒...
《长安三万里》的背后,真实的李白、高适和杜甫是什么样的关系
至于李白,似乎没有一道赴宴,而是在次年秋天才与杜甫在鲁郡(兖州,今曲阜市)重逢。图书资讯《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王炳文著岳麓书社2024-03内容简介对于诗圣杜甫,从来不缺少研究,但大都侧重讲述的是杜甫的后半生,前半生却很少有深入考证,造成杜甫人生前三四十年被关注不多,而这恰恰是他思想和认知的...
李白、杜甫、王维等六位诗人的12首送别诗,您认为谁写得最好呢
故而古人对送别非常重视,在送别的时候,人们一般是依依不舍地陪送到谢亭、南浦、灞桥等一些约定成俗的送别之处,然后郑重地设酒饯别、折柳(留与柳谐音,取其挽留之意)相送。诗人们当然要现场吟诗作词,来抒发诗人的离情别绪,这种类别的诗就是送别诗。唐朝是我国诗歌的一个巅峰,李白、杜甫、王维等名家辈出,...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上线,跟着李白杜甫苏轼去旅行
最近,一份“唐宋文学编年地图”火了(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上线两天,点击量超过220万。看这份地图,你能了解唐宋时期中国哪里才人辈出,哪里留下了最多名言佳句,还能一目了然李白、杜甫、苏轼等著名诗人一生的迁徙轨迹,并一步步“点开”沿途那些美好的诗句,跟着诗人去旅行。
陈尚君:杜甫眼中的李白与高适
杜甫理解于此,李白当然也理解于此,他随永王李璘楼船东下,希望出海直捣安禄山幽燕老巢,也即出自对海路之认识。《昔游》的后半篇,转入眼前,表述的是乱世需用贤才,似乎对当朝者有所期待,其实要说的是“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去蜀》)。杜甫说:“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这是二十多年后回顾往事的概括...
裴斐:政治悲剧成就伟大诗人——李白供奉翰林小议
李白像李白一生主要兴趣在政治,不在诗。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新诗改罢自长吟”“晚节渐于诗律细”的杜甫比较,他对作诗并不那么重视。李白很骄傲,但他极少吹嘘自己的诗才,却总是吹嘘自己的政治才能,一再表白自己“怀经济之才”“托意在经济”“欲献济时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政治抱负非但不得施展,...
出身名门死于穷困,杜甫的一生为何“高开低走”
杜甫和李白实际的交往其实很有限,但却很有意义。对于杜甫来说,李白出现在他最迷茫的时候,让他在洛阳干谒求取的世俗压力下,看到了一种洒脱的人生。杜甫本来就有对道教的追求,李白和他的几次访道之行,以及李白本身的人格魅力,强化了杜甫内心的道家追求。他在晚年的时候还对前往广州的王砅念叨,说“我欲就丹砂,跋涉...
呈现杜甫的八个侧面
杜甫越来越理解李白,担心李白的生死,他写了很多寄托相思的诗句。安史之乱前,他和李白曾三次相见。学者闻一多说:“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因此,第二章带来“遇见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