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他物——太虚大师以“唯根论”诠释《楞严经》修证精要
《楞严经》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由尘发识,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
每天十分钟,学习《楞严经》(46)| 佛问大众入道圆通,七大方便入...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译解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王治平居士白话译、注、解正文(42)经文: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
每天十分钟,学习《楞严经》(5) | 法筵初开诸圣咸集,迦陵仙音遍...
解释迦佛初成道时,最先度(就是救度的意思。救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恼,故名为度)憍陈如等五人出家,次度耶舍门徒五十人,次度优楼频螺门徒五百人,次度伽耶门徒三百人,又度那提门徒二百人,再度舍利弗门徒一百人,后度目连门徒一百人,共计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里说一千二百五十人是就整数而言。正文皆是...
每天十分钟,学习《楞严经》(75)| 王治平居士《楞严经白话注解...
解华严经说“此地修十方便慧,谓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虽诸佛平等法,而常乐供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乃至虽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种种劫数意解分别度脱。”据此则不舍众生,常乐供佛,勤集福德,庄严三界,乃至随众度脱等,正本经尽真如际之意。正文一...
每天十分钟,学习《楞严经》(67)| 想阴区宇十种魔境,迷惑不知堕无...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译解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王治平居士白话译、注、解正文(67)经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
故宫院刊︱六世班禅东行前乾隆宫廷与扎什伦布寺的交往
赏赐扎什伦布寺藏译十卷本《佛顶首楞严经》《六世班禅传》(乾隆三十六年,1771)一条载:tshesbdunlapa'icingmisnarab'byamspayeshesmthayas'byosgdonggongmachenpo'isku'i'tshamszhumdzadgseryiggnangskyesgyanompadangbcasbstsalbaguspachenpos...
万法唯心造|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春拍佛教专辑
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虚云行书〈楞严经〉句66.8x30公分估价:40,000-80,000港币款识:录〈楞严经〉句。与庆云上人参证。禅子虚云。钤印:「虚云」。陈子奋无量寿佛设色纸本立轴一九二...
《神圣与世俗之间》| 乌刍沙摩明王的中国化
意译为秽迹、秽积或不净洁等。“明王”是佛和菩萨的变化身。“明”的意思是光明,尤其突出智慧的光明。佛教认为,乌刍沙摩具有深净大悲、不避秽触、消除分别妄见、摧毁魔障、转“不净”为“净”之大威德。《楞严经》有载:“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
这些出自佛教的成语原来是这个意思
这个成语出自《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可不是指的什么衣服也没穿。原来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无所牵挂,不为尘俗所牵累,这叫一丝不挂。宋代黄庭坚有诗《僧景宗相访寄法玉航禅师》,其中写道:“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这还是一丝不挂最初的意思,后来被人望文生义误用来表示...
沈卫荣:陈寅恪与语文学_思想市场_澎湃新闻-The Paper
20世纪80年代初,当我刚刚进入蒙元史学术领域时,老师们就吩咐我要多读王国维、陈垣和陈寅恪等先生们的著作。当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但从此对他们的文章和学问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对学术研究也有了敬畏之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其实,王国维、陈寅恪二位先生的学问在那时候就已经是曲高和寡,几成绝唱了。他们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