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倡议:将中国和俄罗斯列入捐助国名单
参与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瑞士首席谈判代表菲利克斯·维特利(FelixWertli)向瑞士资讯SWI表示:“工业化国家有义务参与气候融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同时认为,那些在今天制造出大量碳排放且经济实力达标的发展中国家也必须参与进来。”为贫穷国家准备的气候融资尚且不足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
海洋是怎样影响气候变化的?如何应对海洋的暖化?专访自然资源部第...
我们感受到的几天内的天气变化主要是大气环流起作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变化,则完全是由海洋控制的,海洋才是气候变化的真正控制者。中国环境报:海洋与气候变化关系这个交叉学科的研究现状如何?乔方利:要深入研究海洋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不同圈层之间的界面特别重要,既懂海洋又懂大气,才能比较好地理解海气...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蒙古就是这样,他们选择和我国合作可能就是因为我国北方和蒙古极其相似,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蒙古国缺水,分布非常不均衡,首都乌兰巴托更是极其缺少水资源,同时母亲河图拉河还面临污染威胁。所以,在缺水干旱的情况下,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也不管什么西方理论了,他不觉得种树弊大于利,直接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承诺,等到2030...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张中祥:世界能否在气候变化议题中积聚...
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2006年以前,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至今历史累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为世界第一。气候变化是历史积累的温室气体排放所致。虽然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确定各国减排承诺的第一份国际协议,即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没有采纳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按历史累积的排放...
徐林:关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与思考
在因果关系上并不存在新能源产业先有过剩产能再有被迫扩大出口的过程,而是在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过程中形成的产能,其中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促进了新能源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和成本的迅速下降,对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大大降低了欧美和中东等国家推进绿色低碳能源转型、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
减缓与适应并重 协同应对气候变化
因此,这些措施的制定、实施应遵循整体利益、责权对等、适应优先、最大收益和补偿行为等基本原则,权衡近期与中长期发展利弊来采取行动。减缓与适应的中国行动只有减缓与适应协同推进,才能最大程度减轻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二者缺一不可。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控制...
理论研究 | 知往鉴今:耦合自然智慧的中国古代防洪思想演进与启示
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古代的史册典籍、实践经验的朝代演化,从“承洪—防洪—应洪”三个维度总结古人的自然防灾智慧与工事技术迭代经验启示,耦合古今智慧与当代城市实际问题,最终提出“因循自然”、“因势利导”与“多维和谐”三个层次的适灾策略,为后续可持续与韧性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利弊考
1961-2020年,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1毫米。总体降水情况是,南方不减,北方增加,民间有说法叫降雨带北移,也叫降雨带北扩。那么,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到底是利,还是弊?且让我们一一看来。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利之一种植带北移,包括黑龙江的玉米、水稻、大豆种植带北移...
关于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双化转型”的思考
数字技术应用于气候变化和生态环保领域,是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城市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引入高精度技术如自动监控和云计算,实现政府环境监管模式从传统的现场执法向高效的非现场执法、从人工依赖到自动化监控的转变,减轻人力负担,提升环境监管效率及其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