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研究 | 陈赟:“内圣外王”与中国思想中的秩序结构
以上理解,既建立在将内圣外王等同于柏拉图的“哲学王”的背景上,这一背景促成了误解,遂以圣人当作王来理解内圣外王,于内外、圣王之分判全然不顾,另一方面又建立在自处于现代人的错误的古代想象基础上,按照这一想像,古代中国是圣不归圣、王不归王,内不归内、外不归外,一团浑然紧凑的样子,缺乏分化。如果将这种...
方太的“内圣外王”之道:文化即业务
这样的努力探究,都指向儒家所推崇的“内圣外王”,这应该就是以方太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取得成功的“内圣外王”之道!排版
中国企业家网
董老师讲了内圣之道,我讲一个外王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企业家在考核的时候,有没有把客户的需求作为考核指标?所以,这个世界为什么脱虚向实。我认为西方的商业理论走到了尽头,这时候是中国哲学、中国智慧走上来的时候,胖东来就做了非常好的演绎。请问怎么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拥有什么心才能做到?《道德...
原道·征圣·宗经——康有为、章太炎和熊十力预期文艺复兴的路径
同时,“内圣外王”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理想,而且规范了诸思想流派的思维模式,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基本围绕此思维模式而展开。康、章、熊持守“体用不二”和“明体达用”的原则,探索由“内圣”开出“新外王”,从而将本体论、心性论、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等含摄于系统而圆融的内圣外王之体系中。二者,就论证方法来说...
40岁才明白,原来大成者一生都在修这4个字
他问:“你们的企业文化‘易商’怎么理解?”实际上,“易商”: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个人的一场生命的修行。“易商”是我们企业文化“十字箴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释义是“义利并举,内圣外王”。做企业“义”是使命,“利”是机制;做人,“义”是责任,“利”是生活。内心要有使命感,责任感,...
如何理解“内圣外王”?
其实“内圣外王”出自《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也就是说,这个词是道家提出来的。那么对这个词的近代理解,虽然以儒家的为主流,但我们可以说,都是阐述和发展,若要了解庄子态度的真意,还得区别对待主流和从《庄子·天下》原文以及庄子自身修为认识...
梁涛| “内圣外王”的本来含义
《天下》篇提出七种人说明其所谓内圣外王,并非如后世所理解的是由圣人一人来完成的,而是由以上七种人或至少是百官以上者共同实现、完成的。只不过圣人在其中居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而圣人之所以能够做到内圣外王,也并不是因为其乾纲独断,事必躬亲,而是因为其“因循为用”,虚静无为,既尊重天人、神人、至人的特...
张瑞敏:新儒商精神就四个字“内圣外王”
大众网济南9月29日讯29日,在儒商大会2018开幕式上,作为五位发言的最后一位嘉宾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阐述了对新儒商精神的理解。他认为新儒商精神就四个字——内圣外王。也就是说,儒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争王”,就必须先练好“内功”。
国学之学(3)劝导,内圣外王才是真国学
1.向外太过,中心不立;2.向内太紧,中心会被挤崩,清朝就是如此;3.内求过度,有人去当了和尚;4.外证过度,贪婪了,人没了;5.内外平衡,内求外证。看了5个简单逻辑,强调在内平和、自强不息,在外建功立业的,是内圣外王,是我们中华文化(国学)的精髓。有人读了几本国学书,在家里把爸妈呼来唤...
汉学家贝淡宁:人类面临众多关系型问题,必须彼此合作
贝淡宁:我一直研究儒家,但基本上是从学术的角度切入。借由前往山东大学担任院长的机会,可以看看儒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用儒家的价值观来办事。儒家学说推崇“内圣外王”,担任院长就是“外王”,是推广新儒学的一个实践方案。很多西方人不知道,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人对此感到很骄傲,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