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刘云生:读懂民法典中的文化与民族性
在刘云生看来,法律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民法典虽然有西方的文本语境和话语立场,但中国的民法典体现了极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基于这一发现,他在书中首次提出民法典中的“人”是双向度的人,是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刘云生指出:“与西方民法典单一、抽象、原子式的个体人格塑造不同,中国民法典中的‘人’...
【理响中国】深刻理解新时代新征程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是反映社会结构中的某一具体领域性概念,与经济、政治相对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格局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明”是反映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制度成果总和的总体性概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中华文明进而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更为宏阔的理...
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伟力
这既依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进一步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念、文化思想、文化精神。同时,二者的深度融合又可以在中华民族本土上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形成具有中国文化风格和文化特质的马克思主义,使其在“结合”中进一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主体性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
...开创美好未来|时代|民族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_网易订阅
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个性差异不仅是对“他者”的尊重,更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尊重,这也是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世界的文化交流必将更加开放与包容。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之上的文明对话,有助于世界各民族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和协调行动。因此,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去推动各种形式的跨文化...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文化”
但文化的世界性并非指整个人类形成整齐划一的文化,并非对民族性的消解,而是以民族性为基础和前提的多样性的统一(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文化作用看,文化具有独立性和反作用力。马克思一方面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观点,另一方面也看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马克思在《...
青平: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涵的三个维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必须肩负的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提和关键是明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内涵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
【理响中国】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脉。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创造并形...
言治有理|何中华: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在民族性维度上,它表明现代文明建构的主体是中华民族而不是别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凭借其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的自我肯定。在时代性维度上,它表明中华文明的新陈代谢和现代转型,从而意味着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能动建构,而不是传统文明在原生态意义上的自我复制和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