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媒作者感受中国古代哲学“无为”的力量
哲学家阿伦·瓦兹认为,“无为”是学会幸福生活的核心理念,但美国人很难理解。在以“行动”为导向的文化里,“无为”听起来很傻。有谁靠不劳而获赚到百万美元?我曾经内心里同样抗拒“无为”。耐心虽然是一种美德,却不适合我。不过,近几年我开始意识到,忙碌、勤奋的人生态度似乎并未给我带来什么。“无为”告诉我...
“无事不扰”大哲学
比如这两年从中央到地方对企业都讲8个字:“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这8个字,深谙市场经济真谛,也与老子的“无为”哲学有相通之处。无为不是“躺平”,而是不乱为、不折腾。那么无为到什么程度才好?书里讲得很明白:“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以为,最佳境界是“不知...
无为而为,其实是一种顺势而为的不为而成
无为而为强调的是,顺从事物本来的运行频率,同频共振,以此实现对生命和世界的平和认知。这种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清晰聚焦的视角和心态,让我们在看待复杂的问题时能更好地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到不为而成,找到最自在、最自然的生活方式。无为而为的哲学意义很深远,一种至简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减少外在空...
老子的投资哲学:天人合一,无为而治
道以自然为法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顺应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遵循“道”的“自然”规律,其本质还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是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哲学,而道家的思想核心是“以无为本”,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超越自然。在...
展览回顾丨无人之境,回望“无为”及“无我”的哲学精神
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展览概述“无人之境——杨冬白、史金淞雕塑双个展”由张立行担任学术指导,任小璐担任策展人。本次展览中,杨冬白和史金淞两位艺术家通过对各种雕塑材料的深入研究与不断融合,巧妙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成功地将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视觉结构的形式呈现出来。他们的作品...
叩“众妙之门” 悟无为之道——福建省图书馆开展《老子哲学与人生...
市民读者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对《道德经》颇感兴趣,主讲嘉宾的讲解纠正了她此前对老子“无为”思想的错误理解,“道法自然”、因时而为的观点都让她十分受益(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读者刘女士表示:“几千年前的《道德经》里就已经蕴藏着辩证法的智慧,令人钦佩。林老师的解读切合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让人很有共鸣。”本场讲座由福建...
哲学研究 | 李存山:道统天人的世界——先秦道家对天人之道的理解
毫无疑问,天人关系确实是中国传统道德论与实在论中的基础性理念,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大致决定了先秦诸子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而庄子的天人观因为将天等同于道,所以其天人理解对人的生活世界中的世俗价值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性。
处无为之事:儒释道哲学新解人生智慧
“处无为之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哲学等多个领域的思想。不同的学派对于“处无为之事”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下面将从儒家、道家、佛家和哲学的角度进行解读。1.儒家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
焕发中国经典哲学的时代活力——中哲史学会2024年会纪要
陈少明指出,“道”是中国哲学的标志性概念,道论揭示了中国哲学自身对于形而上学的理解,可延伸出“道器”“有无”与“理气”三种道论形态。传统形而上学在“理气”形态中发展到了最高峰:“理气”吸纳了“器”的经验与实践,其追问的焦点不在物而在意义。以中国哲学中“无”的概念为例,“无”之所以是中国哲学中...
澎湃思想周报丨帕特南谈孤独与社会极化;“难堪”的哲学启示
理解难堪的社会起源有助于对其进行重新概念化:与其把它看作个人的失败,不如承认它是集体无知的结果。现有规范并不总是可取的,它们经常不适用于所有人,有时候甚至不适用于任何人。比如现在很多面试都取消了闲聊和补充提问,而是严格按照脚本程式进行,这可能让人觉得难堪,对于那些习惯闲聊的面试官来说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