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市监 笃行逐梦”|局长荐书|著作|余秋雨|柏拉图|乡土中国...
推荐语:《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共收录了《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14篇文章,全文不到七万字,但字字珠玑。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剖析了乡村社区、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等中国特色乡土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将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的基层社会面貌全面展现在我...
2017年南京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答案:《乡土本色》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
理解中国社会,绕不开他
要想真正地理解中国人,就要理解中国人背后的乡土本色。千百年以来,土地是个人和乡土社会的媒介,三者相互绑定,彼此塑造。作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首次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中国社会,用“差序格局”“熟人社会”等概念,展现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几十...
讲座|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从《乡土中国》中理解中国社会
《乡土中国》开篇的一句话讲到一个概念叫做“乡土中国的乡土本色”,关于“乡土中国”的“乡土本色”,费孝通先生曾做过一个判断,即“从基层社会来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的核心含义是乡土社会所讨论的不是由精英所主导的上层社会,而是在最普通的大众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一旦乡土性的社会...
从《乡土中国》出发,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 | 2021春季学期Mentor计划
在秋季Mentor计划中,我们用6节课的时间精读了《乡土中国》的14篇文章,涉及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道德、家族、性别、礼治秩序等主题。同时为了让孩子们对中国社会和乡土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导师们还结合中国当下社会热点事件、孩子们身边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带领大家从哲学、社会学的层面深度讨论了不同的话题...
线上读书会|奢侈的生活值得过吗?
《乡土中国》已出版70年有余,而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乡土性”概念仍能有效地概述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留有“乡土本色”的文化烙印,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于当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转型,带来了社会的结构性变动,乡村的人口结构、社会体制和生活方式也随...
【我们读世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关于《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摘要:《乡土中国》从乡村社区、文字下乡、礼治秩序、地缘与血缘、道德观念、社会变迁等角度分析了中国作为一个乡土社会的特色和表现形式。费孝通老师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社会学理论,本文从乡土本色的角度出发,系统阐释了游子对家乡的泥土情结、对现代社会差异格局的理解、对公心私心的解读,并联系孔子的思想做...
为什么说每个国人都应该阅读费孝通?
要想真正地理解中国人,就要理解中国人背后的乡土本色。千百年以来,土地是个人和乡土社会的媒介,三者相互绑定,彼此塑造。作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首次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中国社会,用“差序格局”“熟人社会”等概念,展现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
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5.费孝通在《乡土本色》中说:“(人口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请结合这句话,简要概括数字农人给乡村社会关系可能带来的变化。(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才女读书系列之Greay:《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和《乡土中国》
G:在这本书里,费老写了他理解的我们的乡土本色,有那个时候的“文字下乡,差序格局,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理智秩序”,这些词听起来都很学究气,可能觉得不知道在讲些什么,然后就不想读了,但是当真正看书的时候,那些字字句句完全能够勾勒起我成长过程中,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的父母亲友身边的那些现象和事件,可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