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孟子的教育思想
因此,“仁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就是教育。(二)人性观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这四个“善端”,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其中“恻隐之心”是最基本的,是人类发展“仁”的基础。(三)教育作用1.对人:扩充善性“善”的习得须依靠学习和教育:一是“养心养性”,把人天赋的“善端...
林雅琴:董仲舒仁义论发微——以《春秋繁露》为中心
“仁”“义”被董仲舒纳入了其对《春秋》新王之道的设计与诠释之中,本节深入董仲舒对新王之道的理解,探究“仁”与“义”如何在董仲舒的改制思想下,超越传统的心性视角而为政治奠基。《孟子·尽心上》言:“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仁与义各自代表“亲”与“敬”两种不同的伦理精神,同时...
名家论孟 | 赵金刚:辩性善——理解孟子性善论含义的三个维度
孟子思想中的人禽之辨、圣凡之辨、性命之辨,是孟子性善论的必要思想语境,通过分析这三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孟子性善论的范围。孟子的人禽之辨强调,人在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人有四端之心这一“善端”,即成就善的潜能,而动物则没有四端之心,因此,孟子也认为只有实现了善端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善端即...
儒家文明原理的普遍意义
这也使我们想起孟子所说的“仁”与“人”的关系,孟子说“仁也者人也”,《礼记》作“仁者人也”,与孟子一致。“仁者人也”是古代儒学中的重要论题,在历史上,对“仁者人也”有过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仁”的本质的不同理解。今天,面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思考,我们可以对“仁者人也”给出我们...
《孟子》精神论(105)|人的自由与命运
解:孟子说:“充分达到心的端末,就可以知道人的本性了。知道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天之所命了。保存人的本心,培养自己的本性,就是侍奉天的方法。生命可短可长都没有二心,时时刻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以等待它,这就是立在命运面前(对待它)的方法。”...
回顾:孟子义的感情经历:与初恋痴缠5年之久,现在没有暗恋的人
未来的孟子义,定会在演艺事业上取得更为显著的突破(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她的真诚个性与努力精神必将助力她在这一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我们也希望她能在感情生活中获得甜蜜,找到一个能够与她相互理解、共同成长的伴侣。总而言之,孟子义的故事依然在继续。她的演艺生涯与情感经历宛如一部扣人心弦的影片。我们期待她在...
孟学研究 | 何怀宏:人性何以为善?——对“孟子论证”的分析和重释
这里的分歧根本还在对“性”和“仁义”(善)的理解,即“性”所指是全然善还是全然白板;“仁义”所指是成器还是潜能。但告子否定先天有善端,就可能要将善全归之于后天环境的作用了。孟子为什么要那么愤怒地责备告子?说他所言是“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大概他是担心告子否定了人性中向善的动力之源,而在他看...
士与民:性善的不同意义-光明日报-光明网
????孟子论性善,与一种道德责任意识有关,严格地说是对自己的道德责任,然后推己及人,扩充为对他人、社会的道德责任。因此,孟子的性善论立足于人自身,表明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应负有道德责任,他称之为“尽心”。????性善说的基本意思是,人人有天生的善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
“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四讲:梁涛教授主讲《性善与性恶...
从内涵来看,人性指人所具有之性;从外延来看,包括了古往今来所有人之性。这种讨论人性方式,只是对“性”的一种外在概括和描述,不足以突出人的道德主体,无法确立人生的信念和目标,不能给人以精神的方向和指导,更不能安顿生命,满足人的终极关怀。孟子论性,不取以上思路,而是另辟蹊径,提出他对于善和性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