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里的科学|家蚕驯化,最早的“基因”改造工程
丝绸,是我国一张鲜活的文化名片,漫长的历史长河也孕育了丰富的丝绸文化。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说,早在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就认识到了蚕丝的用途,开始驯化家蚕,并尝试用蚕丝制作编织物。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河南荥阳青台村遗址等地的考古发现,也证明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出...
家蚕驯化,最早的“基因”改造工程
“蚕的一生从一颗小蚕卵开始,经过孵化变成幼虫,然后吐丝结茧成蚕蛹,最后蜕变成为长着翅膀的蚕蛾。”官琴说,古代先民在关注蚕、驯化蚕的过程中,也掌握了蚕生长发育的规律,并在具体的织绸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生产经验,这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科技创造性。在丝博的展览里,“腊月浴蚕”是养蚕缫丝的起点。“浴蚕”是...
省蚕桑体系启动江西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第8代选育试验
6月18日至28日,家蚕育种与饲养岗团队就江西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第7代选育进行了总结和交流研讨,进一步完善了第8代选育方案,并完成了10个家蚕品系980余个蛾区的收蚁,采用M10饲料进行收蚁,24h后改喂M30饲料,采用1~3龄人工饲料育+4~5桑叶育进行选育,调查统计家蚕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指标。家蚕在不同品种不同...
科学网—科学家揭开家蚕高效产丝之谜
这些研究结果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揭开了大蚕期家蚕丝腺的发育动态和高效产丝之谜。课题组历时4年,绘成并解析了涵盖家蚕胚胎、稚蚕和大蚕等发育时期的丝腺单细胞蓝图和1个大蚕期丝腺时空转录图谱,为家蚕丝腺生物学和精准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高分辨的时空视场和理论支撑。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10.1016/j...
科学家揭开家蚕高效产丝之谜
课题组历时4年,绘成并解析了涵盖家蚕胚胎、稚蚕和大蚕等发育时期的丝腺单细胞蓝图和1个大蚕期丝腺时空转录图谱,为家蚕丝腺生物学和精准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高分辨的时空视场和理论支撑。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10.1016/j.celrep.2024.114460
科学家揭秘家蚕如何成为产丝高手—新闻—科学网
课题组历时4年,绘成并解析了涵盖家蚕胚胎、稚蚕和大蚕共7个发育时期的丝腺单细胞蓝图和1个大蚕期丝腺空间转录图谱,为家蚕丝腺生物学和精准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高分辨的时空视场和理论支撑,对促进以家蚕为模式的泌丝生物及其丝蛋白研究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
我国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吕鸿声
吕鸿声先生(1926—2012)是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他长期从事家蚕个体发育的激素调控、蚕体抗病机理及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三个相关领域的开拓性研究,是我国著名的家蚕生理病理学家、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家,当代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蚕桑互作新机制揭示
研究发现,桑树中的miR168a被家蚕取食后,会通过外泌体运输进入蚕体,调控家蚕BmMthl1基因从而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家蚕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最终延长家蚕的寿命,并显著提高雌蛾的产卵能力。该研究首次证明了桑树源miR168a能够跨界调控家蚕的生长发育,揭示了蚕桑互作新机制。(记者雍黎)
西南大学最新研究揭示蚕桑互作新机制
家蚕生长发育与桑叶还有关系。1月16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何宁佳教授团队近期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上发表题为《桑树来源的微小核糖核酸miR168a下调家蚕基因BmMthl1表达从而促进家蚕发育和繁殖》的研究论文,首次证明了桑树源miR168a跨界调控家蚕生长发育,揭示了蚕桑互作新机制。
家蚕和玉带凤蝶谁发育得更快?
相对于蝶幼虫来说,蚕幼虫的进食时间更长,饭量也更大。可是蝶幼虫的生长状态却能够与蚕幼虫持平,甚至是超越。2019.11.29周五相对于蚕幼虫来说,蝶幼虫的运动量更少一些。饿了就吃,吃完后就一动不动,免去一切可能造成消耗的行为,最大限度的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供身体生长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