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尤溪茯苓量质齐升_ 绿色经济_福建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目前,森林居公司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三明市真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了专业的茯苓研发团队。得益于县内外专家的科学指导,每亩茯苓的产量提升了10%以上。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尚晓冬介绍,茯苓作为一种寄生在松木上的菌类,还可利用其寄生特性,消解和转化患松材...
福建尤溪:做优科技服务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
目前,森林居公司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三明市真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了专业的茯苓研发团队。得益于县内外专家的科学指导,每亩茯苓的产量提升了10%以上。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尚晓冬介绍,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而茯苓是一种寄生在松木上的菌类,...
...记“天汉工匠”汉中最美科技工作者宁强县真菌研究所所长张怀荣
为把徐锦堂教授研制的野生天麻变家栽技术学习好,传承好,推广好,不断做大做强天麻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1982年10月,宁强县土生土长的张怀荣开始从事黑木耳菌种生产及参与黑木耳优良菌株选育研究工作,1988年8月至1990年7月在华中农业大学进修《应用真菌专业》。1993年5月他创建了宁强县真菌研究所。为开展好天麻技术...
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创业57年留下珍贵宝藏
福建省三明市区劲松路深处,三明真菌研究所藏在绿道之下,走进所里500平方米的“三真科技馆”,馆内藏有中外食用菌书籍1.35万册,野生食用菌标本3000多份。这些绝世珍宝见证了三明真菌研究所57年的创业历程,记录了三明市一代代食用菌科技工作者的奋斗足迹。三明真菌研究所创建于1962年12月25日,其前身是福建省科委下辖的...
【云飞杂记】真菌传之奠基
1980年初,郭鸿齐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了赤灵芝、紫灵芝、猴头菇等食用、药用菌种进行种植,获得了成功。两年后,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真菌生物工程里面,办起菌种厂、食用菌收购站和安阳市富康真菌研究所等。利用短短的10余年时间,他就获得3000万元巨额财富,成为当地的农民首富。郭鸿齐的成功,引起国家农业部时任副...
点草成金造福更多人(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1968年,25岁的林占熺从福建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毕业;3年后,他被分配到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研究食用菌的培植和生产(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上世纪70年代,食用菌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但因为需要过度砍伐木材做培养基,与生态平衡形成了突出矛盾。1983年,林占熺随同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龙岩长汀县,这里的情景让他触目惊心...
我就是想让世界知道, 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发明!
3年后,他被调到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从事食用菌研发和生产。后来,林占熺又被调回母校福建农学院从事行政工作,成为全校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也是在同一时间段——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椴木栽培香菇的技术,食用菌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海南特种“菌”
在大型真菌种质资源收集过程中,他们还在海南中部山区发现弯柄灵芝、虎乳灵芝等有海南特色、经济价值高的珍稀食药用菌。在实验室里,这些“沉睡”的菌种一旦被唤醒,就会按下海南特色菌产业发展的“加速键”。“我们的产品已经实现电商销售,在淘宝、京东、有赞等平台都很受欢迎。”儋州牧春绿色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
火爆《山海情》《闽宁纪事》的“农民的孩子”:只有在中国,才会...
我被分配到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在一线走访中我发现当地食用菌产业盛行但消耗了大量森林资源种菇需求大量树木而这会带来靠山吃山空林业面临巨大威胁而这正是福建菌菇种植业一度繁华却不可持续的“痛”因为不想让农民断了致富路不想让八闽变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