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崧杰 |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古代东西方海洋贸易中的玳瑁
总之,由于宋代对来自海外的玳瑁实施专卖,直接将产自红海沿岸的玳瑁运至中国的阿拉伯商人越来越少,玳瑁贸易逐渐转由东南亚各国及印度通过朝贡方式带到中国。由于阿拉伯商人无法再将玳瑁等贵重商品运至中国直接出售,广州对于阿拉伯商人的吸引力也开始下降。不少阿拉伯商人北上泉州,因为那里更靠近瓷器、丝绸的产地,由此也进一步...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古代东西方海洋贸易中的玳瑁
总之,由于宋代对来自海外的玳瑁实施专卖,直接将产自红海沿岸的玳瑁运至中国的阿拉伯商人越来越少,玳瑁贸易逐渐转由东南亚各国及印度通过朝贡方式带到中国。由于阿拉伯商人无法再将玳瑁等贵重商品运至中国直接出售,广州对于阿拉伯商人的吸引力也开始下降。不少阿拉伯商人北上泉州,因为那里更靠近瓷器、丝绸的产地,由此也进一步...
宋代香料贸易,能获得蓬勃发展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宋代香料贸易,能获得蓬勃发展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东南亚地区是仅次于阿拉伯地区的一大香料产地,因享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极具海洋贸易的优势,也是宋代大食商人运输香料来华的重要贸易中转地区。“在马来世界,这里没有广阔的地域性帝国,而是有一系列更小的政体,所有这些都或多或少依赖海...
海上那些事儿 | 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是啥样的?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引发了迫切的运输能力提升需求,沿海交通的贯通成为首选途径,而大型跨海石桥的建造是交通网构建中的关键。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首创“阀型基础”“种蛎固基”“浮运架梁”等先进的建桥技术,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侨呈东北西南走向,系花岗石砌筑,现桥...
张佩国 黄小莉:宋代明州“神舟”出使高丽与地域文化认同
同时,这一时期宋廷对外贸易路线重心逐渐转向海路,这与东北亚政治格局的演变密切相关。美国学者贾志扬对10世纪后期至11世纪东亚政治情形一番概览后写道:“宋朝没有能力去控制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陆路,它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积极地推进海洋贸易政策。”而明州“海帀三垂,北通海岱”有着“东控高丽、日本诸国”地理区位优势,遂...
大陆与大洋的碰撞:中国人是如何认识海洋文明的?
对习惯于定居在坚实稳定的陆地上、安土重迁的人群而言,尤其是在商业资本主义的全球贸易时代拉开帷幕前后,人类对于船舶的建造和驾驭能力、海洋地理的制图学和定位技术、五花八门的海洋生物的知识储备,都尚在草创和积累阶段,此时人类眼中的海洋充斥着变动不居、晦暗暧昧的神秘力量,通常被视为混乱、嘈杂和难以知晓的威胁...
读懂广州·粤韵丨帆影点点下阳江 海上敦煌有荣光
从南北朝至唐初,高凉俚人文化和中原文化快速融合,冼夫人、冯盎等英雄辈出,推动了阳江地区文化的繁荣。或许,正是因为海洋贸易带来的宽阔视野和胸怀,冼夫人、冯盎等人能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推进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公元535年,当地俚人大首领冼夫人与担任高凉太守的冯宝结为夫妻。从南北朝至唐初100多年间,冯冼家族...
黄纯艳:宋高宗海上避难研究
与汉唐时期相比,南宋时期国家海洋政策、海洋对社会经济影响、亚洲海洋贸易发展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传统海洋文明趋向成熟。南宋在海洋文明核心要素、东南沿海领先地位以及海洋性地域特征的发展上都起了关键作用。元明清海洋文明的发展,受到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这一阶段海洋文明的核心要素和发展取向,深受...
宋元以来中国沿海古代沉船的考古学观察
本文梳理了宋元时期以来的重要沉船遗址27处,其中宋代沉船遗址11处、元代6处、明代7处、清代3处,利用考古学这一专门研究古代遗存的学科对这些沉船实物遗存观察、研究,初步了解沉船的性质、沉没原因、古代造船使用的木材、造船的技术与工艺以及航海技术;通过船上运输的货物可以初步探讨当时的海洋贸易活动及海商行为,利用船...
从岭南陶瓷之路到“北宋广交会”:《打春(完整版)》的14个看点
“金山珠海,天子南库”这个盛誉对广州来说,并不陌生。此说法初出自唐代刘恂的《市舶录》。刘恂在唐昭宗时曾任广州司马。宋代叶廷珪《海录碎事》引用了刘恂的话,以言海外贸易的兴旺带来了巨额的税收。小说中描绘了陈云峰、卢彦、陈云卿等官员形象,具体人物虽属虚构,但在同一历史阶段,见于记载的清官能吏却为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