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达仁:孔子“孝”的“真精神”及其内在逻辑
孔子认为,子女居丧期间吃美味、听音乐心里会感到“不安”,原因是子女在父母三年的精心呵护之下,才慢慢离开父母的怀抱,长大成人。如果不用守丧三年的时间来“感恩”父母,子女心里会感到“不安”。这里的“不安”,就是子女的感恩之心,即后人所说的“良心”。这种“不安”之心是由子女对父母感恩之情生发出来的。如《...
国庆没出行,读了4.7万字孔子:1篇感悟,6点感触
包括孔子在内的这些高山仰止的大智慧,在今日不是过时了,而是依然尚未彻底实现。复旦哲学教授王德峰认为,当代人感到无家可归,是因为经济生活的基本方式是资本的运作和资本的增殖,而这不包括精神内涵。人们在这样的经济运作中无法安心立命,因此产生了对精神家园的渴望。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快、变化迅速,与孔子所处的...
追本溯源,孔子是怎么说“仁”的?
意思就是一个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立足,也帮助别人立足;自己想要发展,也帮助别人发展,“能近取譬”,是取自身打比方,在这里就是推己及人的意思,这样可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自己淋过雨,所以愿意为别人打伞,这就是推己及人,就是“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伍龙: 时间与道:论孔子的时间观
如果说前面是从长时间能否前后一贯来检验个体是否真正做到了心灵的安顿与仁德的具备,并由此展现时间的检验之功的话,那么这里便呈现为另一种时间检验的面向: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否依然守持仁德。这同时体现出时间与仁德的关联。金景芳认为孔子的思想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时’,另一个是‘仁义’。第一个核心是基本的...
弘扬孔子教育思想 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追寻孔子的教育思想境界
孔子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所以他主张要以乐群教育,善于群处作为人独立于社会的基本出发点。先有“德不孤,必有邻”,然后才是“性相近,习相远”。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后天形成的,读书学习是造成其差别的根本原因。理想的完美人格需要自身的努力,需要通过习得、习行、习染、...
生命教育,孔子早就想明白了
可见孔子并不在意物质享受,他更在意行事的手段是否符合“道”、是否有“仁德”,生命价值是否丰盈(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刘敏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世界,生命教育正是教人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体验生命的学问,教人成为有体验、有情感、有意志、有价值感的完整的人,而不是使生命“四分五裂,盲爽发狂,而陷于漆黑一团之境...
诠释| 孔子说的“小器”“大器”“不器”,究竟指什么?
这里孔子用九鼎“瑚琏”形容子贡,说明其认为子贡是治国安邦之才,是国之“大器”。据考证,子贡确实才能超群,擅长辞令、理财经商和外交。最难能可贵的是,子贡不仅才能卓越,还有仁德,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德才兼备之人。然而,孔子只评价子贡为“大器”,未至于“不器”,原因是子贡在仁德上未至于完备。《论语》中记载了...
深度分析:孔子思想中的为人处世之道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孔子强调一个人在道德建设中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修身养性”是一种“求仁”和“行仁”的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孔子说:“君子求己,小人求人。”指的是,君子在任何事情上都会向自己寻求理由,反思内在理由,不断提高自己;...
老子犹龙 孔子如凤
可以说,“五采而文”是凤的鲜明特点,这与孔子其人其学亦相契合。作为夫子的孔子崇文,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希望以仁德教化民众,进而使天下从蒙昧走向文明。与之相关联的是,凤凰也是一种圣德的象征。《尚书》有言:“箫韶九成,凤皇来仪。”而世人“知孔子有圣德”,故比孔子于凤。不难看出,与...
杨景生:试析《论语》对于写作主体修养的启示
内心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内心的仁爱是外部善行的根源。《论语·里仁第四》:“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认为,如果立志实行仁爱,就不会有不好的行为。《论语·里仁第四》:“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有爱憎情怀,能够喜爱人、厌恶人。《论语·宪问十四》:“子曰:‘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