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王朝为什么选择定都长安而不是洛阳、太原或襄阳?有3个原因
在当时来说,这是最正确的战略,当时李密不断围攻洛阳,洛阳处于天下之中,隋朝的援军源源不断地开到洛阳,对李密造成的威胁很大,王世充就是隋炀帝派到洛阳攻打李密的,最终打败李密。李密的战略选择是错误的,他选择跟隋朝死磕洛阳,隋朝虽然处于灭亡的边缘,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尚有反扑的实力,李密吸引了几乎所有隋朝...
为啥同为古都,西安的地位远比洛阳高?洛阳建都最强王朝仅为东汉
三国时期,曹丕废汉献帝,迁都洛阳。从历史来讲,无论是成为都城的时间,还有定都王朝的影响力,洛阳都是弱于西安的。至于原因,可从地理大势上分析,洛阳北有邙山、黄河,西为函谷关,西南为秦岭余脉伏牛山,东南为嵩山。但是,洛阳盆地及洛阳地区与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相比较,地域十分狭隘。洛阳地狭,且没有稳定的战略...
女皇武则天为什么那么喜欢洛阳,非得把它弄成武周的政治大本营?
经济上洛阳比长安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儿。洛阳在关东,自古就是产粮区。安史之乱前这儿已是全国最富的农业区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就是看中这块地方经济繁荣。在隋朝步入中后期那段风云变幻的日子里,洛阳悄然崛起,成为了北中国版图上一颗熠熠生辉的跳动心脏。众人皆心知肚明,尽管长安依旧顶着京师的光环,但在实际...
隋朝修建运河时关中已经衰落,运河修建后洛阳更加兴盛
唐朝之后,长安彻底衰落,再未有正统王朝定都于此,至于洛阳,其衰落的原因也与运河相关。随着旧有运河水系的淤积,五代与北宋重新建设的运河网络不断向东移动,开封取代了洛阳成为了新的漕运中心,洛阳由此一蹶不振。而今的大运河,与当年的隋朝大运河路线有不小的差别,事实证明,运河的修建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关联,并非是...
左手长安,右手洛阳,两大都城的设计都出自他手
隋炀帝即位后,由于他久在南方,与质朴刚健的关陇士族始终存在着隔膜,但出于统治需要,他不能迁都南方,所以距离长安较近的洛阳,成了他驻跸之所。与长安一样,洛阳也经历了汉末、魏晋南北朝的兵锋,残破不堪。有了营建长安的成功,宇文恺再次奉命为隋炀帝规划、修建新的洛阳城。
洛阳:中国最“高开低走”的古都?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统一之前,中国北方的大量人口因为逃避战乱南迁(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气候温暖,水网密布的南方经历了几代人的开发,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产粮地区。出于加强南北联系的需要,隋炀帝即位后着力修建贯通南北的大通道——大运河。▲大运河,洛阳地处水运地区洛阳是关中进出中原和江南的节点,水运便利,历史上又是多个王朝的定都...
客从四方来 安家洛河边(丝路申遗十周年·从洛阳到罗马)
隋唐大运河是联通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的主要纽带。隋炀帝迁都洛阳,开凿南北大运河,可谓丝路历史上的大手笔。洛阳因洛水而得名,魏晋时已有水路通往江淮。林邑国等遣使来华,大都是走海上丝路在南方上岸,再从江淮一带乘船北上洛阳,故而《晋书》有云“徼外诸国尝赍宝物自海路来贸货”。
浅谈:北魏的汉化与迁都
南北朝之后的隋朝、唐朝两大政权,杨氏一族和李氏一族的体内都有鲜卑血脉,他们能够如此顺利掌控汉人的天下,与鲜卑一族的早起融合多少有些关系。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军事制度上也有一定的革新,比如脱离鲜卑一族的限制从全天下招募军队,组成羽林、虎贲军以充宿卫,此次招募的军队足足达到了十五万之多,彻底改变了旧贵族在军...
中国唯一的神都,现沦为三线城市
东汉初平元年(190年),占据洛阳的军阀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入主洛阳时,董卓废帝改立,独揽大权,他的士兵入室劫掠,残害百姓,董卓本人还奸污公主,暴虐群臣,京城内外人人自危。董卓不懂经济,却非要当“懂王”,毁坏汉朝使用已久的五铢钱,收取洛阳及长安的铜器铸成更小的钱,导致物价飞涨。
河洛地理:寻迹洛阳十三朝 隋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被迫禅位给外戚杨坚,北周覆亡。杨坚立国号为隋,定都关中。公元589年,隋灭南陈,一统江山,终结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杨坚驾崩后,杨广登基。为分化关陇门阀势力,更好地掌控全国,他决定迁都“天下之中”洛阳。因汉魏洛阳城已毁于南北朝战火,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杨广命杨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