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2024年宜川公园菊花展启幕,2.3万余盆菊花带你进入陶渊明...
菊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在古人眼中,菊花代表着高洁、坚韧与淡泊名利,它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此次花卉展示活动,取义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旨在通过现代景观设计手法,重现诗人表达的那份田园诗意,超脱而宁静。设计以菊花为主题,精心布置各式菊花品种的表现形式,模拟...
散文|探花寻草之野菊花
大禹公园里的菊花盛开了,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赏花。不过那些看来艳丽无比的菊花,已经多了很多修饰后的脂粉气。缺少了菊花本来应有的天然韵味,也就缺少了激发我内心蓬勃向上的感动。不由地回想起原野上的野菊花。每到芦花飞雪的时候,原野上的野菊花就盛开了。一株株野菊的秸秆上端,都顶着独生的黄色或白色花朵,...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清代绘画艺术的隐逸之韵
作品通过描绘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和田园风光,传达了一种隐逸、自娱、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思想的生动体现,对于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菊花香中赏菊会友 安徽东至东篱湖菊花博览园开园迎客
据介绍,东至县种菊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赏、饮、食菊的传统。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夜宿东流,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近年来,东至县以菊花为媒介,创新旅游业态,通过再现、再造和再生的方式,使菊文化、陶公文化与现代旅游紧密结合,全力推动菊花一二三产...
品读“诗意菊花展”,它在古诗词里美了千年
“一起赏陶渊明赏过的菊,聊屈原看过的风景,吹李清照吹过的风……”11月9日,一场花意与诗意交织的文学对话,在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中山公园主展区展开,来自武汉的专家学者带着市民游客一起品读“诗意菊花展”。“花意与诗意”文学对话在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中山公园主展区展开。
菊花明明色彩缤纷,为何要说人淡如菊?
在诗风最盛的唐代,一些文人把陶渊明与他最爱的菊花联系起来:杜甫《秋尽》中写“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白居易《咏菊》说“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皮日休的《奉献致政裴秘监》有“黄菊陶潜酒”……菊花俨然已经被陶渊明“冠名”了(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正因此,它有了高洁和隐逸的内涵,逐渐成为隐士的象征,...
寻找书本里的“菊”,感受文人笔下的菊韵风采
正因为这些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菊花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与赞赏。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那些诗人、作家笔下的菊花都展现了怎样的独特风貌与韵味吧↓01《饮酒·其五》—陶渊明诗句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画面。陶渊明笔下的菊花,不仅是田园风光的点缀,更是其内心享受自然之美...
在常玉的菊花中,看到梅花般的傲骨
作为一位现代的油画家,常玉更多的作品描绘的是裸女、动物或植物。其中,他的植物作品里承载着较多被称为“文人趣味”的东西,又尤以描绘菊花的作品为最。学界揣测,常玉热衷于描绘菊花的起因,或许是1930年受邀为法语版《陶潜诗集》创作版画。陶渊明对于菊花情有独钟,留下
文化周刊丨陶渊明与重阳菊
唐代,人们将菊称为“陶菊”或“陶家菊”;宋代辛弃疾称“自有渊明始有菊”,杨万里说“菊生不是遇渊明,自是渊明遇菊生。岁晚霜寒心独苦,渊明原是菊花精”。这些无不道出了陶渊明与菊花的一番情缘,菊似乎早已成了陶渊明的专属符号。重阳节,民间历来有赏菊的风俗。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之后,在其家房前屋后、篱笆...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田园风骨的傲骨逸士
正如清朝诗人、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所言:“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赞颂陶渊明颇具有政治抱负。一心记挂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1、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