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兮其若浊,流式免疫分型确诊——1例早期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
3.3原始病变细胞增多,占分类的55%,细胞胞体大小不均,形态不规则,核浆比值偏低,核形不规则,核染色质细致,疏松,部分细胞核仁清晰可见,胞浆蓝灰色,部分细胞质可见少量细小紫红色颗粒。3.4红系增生减低。3.5巨核细胞系统增生,全片见巨核细胞30只,血小板减少。细胞化学染色:POX染色:病变细胞多数呈阴性反应,少数阳性...
中性粒细胞升高你能想到几点原因?别只知道细菌感染!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例升高的原因[3-6]01生理性变化:剧烈运动、淋浴、饱餐、高温或严寒、情绪激动等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边缘池的中性粒细胞进入循环池,进而中性粒细胞增多;新生儿及婴儿时期中性粒细胞会升高,女性在月经期、妊娠后期、分娩时以及哺乳期中性粒细胞也会升高;部分长期吸烟者也会...
3小时内粒淋比例发生明显倒置,究竟是何原因?
文献报道,由于创伤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损伤破坏了原有促炎和抗炎之间的动态平衡,白细胞作为机体最重要的炎症反应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具有强烈的促炎和免疫防御作用。脑损伤出血后,血肿周围的小胶质细胞最先对损伤做出反应,释放多种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募集外周炎性细胞迁移到脑损伤区,同时,边缘池的粒细胞换迅速...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结合患者有发热、贫血、颌下淋巴结大、脾大、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都低,乳酸脱氢酶高,肝功能指标也异常等。这样的话患者有可能是个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随后,我与临床医生进行了沟通,建议请血液科会诊。之后患者经血液科会诊后,转入血液科完善了骨髓穿刺及相关检查。骨髓涂片提示:取材无小粒、无巨核,...
指南|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引起的最主要不良事件,其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患者感染风险甚至死亡风险密切相关[1]。肿瘤患者出现FN后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治疗延迟,从而降低了临床疗效,也可出现严重感染并发症,甚至死亡。大多数标准剂量的化疗方案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6~8d,FN并发症严重,20%~30%的患...
如何看血常规,以及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判断和处理
严重的感染可以导致死亡,中性粒细胞下降越明显,感染风险越升高(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最严重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出现极度下降,其计数低于0.5×109/L时,临床称为粒缺状态。如果粒缺后出现发热,属于化疗急症,有精确定义,指的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小于0.5×109/L,单次体温>38.3度,或者2次体温大于38度(间隔2小时以上),如下图所示。
最新发布丨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特发性EPD发病率不高,为排他性诊断,需排除继发原因后才能诊断。特发性EPD包括:特发性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idiopathicacuteeosinophilicpneumonia,IAEP)、特发性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idiopathicchroniceosinophilicpneumonia,ICEP)、原发性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pulmonaryeosinophilia,SPE)、特发性...
关乎性命,这件事化疗后一定要记得做!
血小板降低比粒细胞降低出现稍晚,大约在两周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其下降迅速,迅速回升,呈V型。红细胞下降而红细胞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因此在化疗后一周通常观察不到变化,在化疗治疗完成后还需要定期验血复查。哪种血常规异常,需要干预?目前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
噬血细胞综合征
病因和分类HLH由于触发因素不同,通常被分为“原发性/遗传性”和“继发性/获得性”两大类。原发性HLH具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和/或基因缺陷,通常于幼年发病,也可迟至青少年期或成人期发病,细胞毒功能缺陷是原发性HLH的本质。继发性HLH则常常由感染、恶性肿瘤或风湿性疾病等潜在疾病触发。
建议收藏 | 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
至少报告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count,WBC)及成熟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绝对值和百分数,如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ph)、单核细胞(monocyte,Mono)、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aso)。病理情况下出现异常细胞需进行形态学检查以纠正仪器测定的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