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防科技迈上新台阶,研发模式向自主创新转变。作为国家科技力量的中坚,国防科技工业一直是我国自主创新发展的最前沿。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天宫一号与天宫二号相继成功发射、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嫦娥三号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自动巡视勘察,蛟龙号深潜器下潜再次刷新...详细国防科...
从“星舰”到长征九号,火箭中的“大力士”有何看点?
“我国重型运载火箭采用模块化、通用化、系列化发展思路,与国际趋势相契合,又体现了某些独特优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专家说,通过模块化设计使重型运载火箭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研发、生产和测试,然后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进行组合,提高了研发、生产效率。而通用化则保证了不同型号火箭之间可共享一些通用部件和技术,...
直接对标 SpaceX 猎鹰 9 号:天兵科技自主研发大型液体运载火箭...
官方介绍称,在天龙二号首飞成功的基础上,2023年天兵科技自主研制了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天龙三号”,直接对标SpaceX的猎鹰9号,计划于2025年首飞发射。“天龙三号”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液体火箭之一,2025年起将逐步具备每年超30发的商业发射能力。公开资料显示,天兵科技是我国商业航天率先开展中大型液体运载...
韩国首枚自主研发火箭发射成功,专家:努力值得赞赏,瓶颈问题待解决
报告称,导致世界号首飞失败的原因是火箭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火箭第三级液氧贮箱内部的氦气罐在巨大的浮力下脱离原位置并到处碰撞。在此过程中,储箱输气管变形受损,导致氦气泄漏,之后液氧贮箱也破裂,导致氧化剂泄漏。如此一来,对第三级发动机注入的氧化剂减少,火箭飞行后劲不足。调查委员会表示,在氦气罐固定装置设计...
长七“火箭专列”再出征 文昌发射圆满收官
长七火箭安装了应对高空风的敏感装置,能灵敏感知当前的风环境。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一边飞行一边“听”风,实时测量箭体侧向承受的气动力矩,并及时调整飞行方向和姿态,主动减小风载荷对火箭结构的影响,提高飞行安全性和舒适性。这种减载控制方法大幅提高了我国运载火箭在大气层内的飞行安全,同时也增强了在气象突变情况下的...
星舰“第五飞”大获成功 可回收运载火箭获注强心剂 我国企业进展...
另外,今年9月2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4月12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自主研制的13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圆满完成了两次启动地面点火试验(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与此同时,国内民营火箭力量不容忽视。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二号、中科宇航的...
朝鲜此次发射的银河三号火箭技术水平仍很落后
朝鲜运载火箭的研发水平远远落后于美俄,但某种程度上并不比韩国差。朝鲜的运载火箭起步要早于韩国,相对于韩国直接“买来”俄罗斯助推火箭,朝鲜更注重本国的自行研发能力(同时与伊朗有技术交流),“埋头苦干”的精神反倒值得韩国借鉴。韩国也在大力发展运载火箭,但近年来,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却接连发射失败。航...
竞相落地、加速回收、成本革命……我国商业航天已经是next level
时至今日,提及商业火箭,话题重心早已从“发射成功”转移到了“可回收”。放眼当下国内商业火箭公司,无不将液体可回收火箭视为未来的制胜关键,竞相在这一赛道布局深耕、摩拳擦掌,以蓄势待发的姿态,引领行业变革浪潮。9月22日,深蓝航天自主研发的星云一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实施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火箭到达预定高度,...
重大突破!我国自主研发可重复使用火箭!
今天(11日)12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为研发运载火箭而“一夜白头” 航天专家在成都石室中学分享励志故事
在研究运载火箭的过程中,龙院士和研究团队曾遭遇重挫,也创下辉煌,从“一夜白头”到“九天揽月”,共经历火箭发射132次,长征系列火箭也成为我国的“金牌火箭”。1996年2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际通信卫星,吸引全球关注。但火箭在点火起飞后出现异常,坠地爆炸。作为火箭总设计师兼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