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差距在于缺乏幼时“砸缸救人”的那种勇气和魄力
于是,司马光通过创造性思维另辟蹊径,通过砸缸放水来间接救人,包含了朴素的相对论思想和辩证法思想。据《宋史·司马光传》记载: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本着实事求是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进北宋,走进这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为了抵制抄袭,本人在来源...
对司马光而言,砸缸只是他童年生活的一个片段,真实的他是怎样的
其理由是,宋代文人笔记《冷斋夜话》里的确提到司马光“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而且作者进一步考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应当发生在公元1025或1026年的洛阳。当时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在洛阳为官,而司马光不过虚岁七八岁。对于司马光在自己的著述中从未谈到此事这一点,作者也有自己的解释:“对司马光而言,...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孩子是谁?为啥老师不愿意讲?
真实的司马光:从机智少年到保守官僚尽管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体现了他的勇敢与聪慧,但历史上的司马光并非一直如此。长大后的他,逐渐成为了一个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的官僚人物。司马光不仅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还主动推动废除变法,使得宋朝错失了通过改革走向强盛的机会。王安石的变法,是北宋为应对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和社会问题...
文史丨都知道司马光砸缸,那被他救出的小孩是谁呢?
虽然司马光所救之人存在质疑,但毫无疑问的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天资聪慧也是有目共睹的,而这个救人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司马光能够名留青史,还离不开他成年之后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司马光是个一代名人,也是一代历史巨人,他被后世誉为北宋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是有原因的。他...
砸缸的司马光 与他的时代荣光
司马光当时之所以会去潜心编撰《资治通鉴》,主因是熙宁三年(1070)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认为“本朝的确需要改革,但改革绝不是草率的全盘否定,另起炉灶”,他“想要的是,改变王安石排斥异己的政治作风,取消王安石这些以搜刮老百姓为目的的新政,回到庆历,进行官僚体制的内部改革,节约国家财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从这一...
砸缸、著史、当宰相,司马光是“迂夫”还是智者?
首先当然是前面提到的砸缸传奇(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再就是历经十五年沉寂后,捧出的震惊世人的巨著《资治通鉴》。毫无疑问,这套跨越1362年历史、294卷约300万字的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人生的高光时刻。或许因为《资治通鉴》太过耀眼,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司马光的遗世著作还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医问...
历史系列:童年砸缸的司马光却成为保守派撕逼新党?看看朋友圈
都曾多次被贬谪,原因是五花八门,有反对皇帝换老婆的,有反对太后亲政的,有反对大臣变法的,还有被无辜牵连的,总之这些情况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够砍头多次了;这些被贬谪的官员,大多都有东山再起,再次受重用的机会;两宋终其一朝真正做到了没有杀一个士大夫(张邦昌除外)。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的司马光,身上有...
“砸缸”之后的司马光,人生过得怎么样?
说起司马光,在中国可能无人不晓,大家对他的第一份认知就是小学课本里那个“砸缸救人的小英雄”。但这只是司马光童年生活的小插曲,他的整个人生漫漫68年岁月,后续可远比“砸缸”精彩!在北大教授赵冬梅的这本《宽容与执拗》里,从和谐有序的家庭、正直能干的恩师、积极正能量的官场氛围等多个方面,还原出一个至...
学司马光砸缸?醉汉喝酒不成“连累”酒缸,上百斤白酒泼了一地
余女士见该男子醉得不轻,就劝他不要喝酒。不料,该男子一把抓开酒布,准备埋头喝!由于力气太大,酒缸被拉倒,100多斤白酒泼了一地。民警到达现场后,送他去醒酒。酒醒后,男子对自己行为后悔不已,赔偿了余女士10000多元。原标题:学司马光砸缸?重庆一男子醉砸酒缸还要猪耳朵更多内容请打开上游新闻...
努力“还原”真实完整的司马光 北大赵冬梅详析一代名臣的“宽容与...
“司马光砸缸”是上了小学语文课本的故事,成为一代代小读者的榜样;他编著的《资治通鉴》是史学巨著,让他与司马迁并称“史界两司马”;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保守派”。这些都是司马光,但这些不全是司马光。虽然时代赋予了他诸多标签,但隔着千年历史,在当代人认知中的司马光形象与面目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