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微纪录片创作和传播的优势与挑战
强化内容的真实性。全媒体时代以内容为王,微纪录片也不例外。要想获得更高评价和更高收视率,首先要保证微纪录片真实性的基础,创作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多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同时也可以深度挖掘社会热点内容,与身边真实事件结合进行创作,保持住观众对微纪录片的信服度,进而巩固和吸引更多受众群体。恰当运...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生动教材 纪录片《千万工程》创作座谈...
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昕表示该片阐释“千万工程”深邃理念,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情怀,具有几个鲜明特点:一是坚持思想引领,从小切口入手,以讲故事的方式将新思想润物无声融入纪录片创作中。二是真实记录时代,展现人民群众的力量,承担起纪录片的责任与使命。三是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科普创作评论】用自然影像传播科学——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
影像毕竟追求可视性,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我们对主题有怎样的要求,基本上遵循的是主题的故事化、故事的情节化、情节的生动化这种创作规律。《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这部影片中,我们正是在逐一实现这一规律。青藏高原的诞生、大量孑遗物种的存在,不管是在漫长的生命历史中,还是在广袤的空间里,都为我们讲述中国的文明...
云南艺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一)网上报名要求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考生应在...
纪录片《何以中国》:中华文明探源的影像实践
这类纪录片在创作上呈现出以下特征和趋势:一是以史为本。充分尊重史实和考古佐证,吸纳最新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或与权威专家学者深入合作,体现出此类纪录片创作的学术严谨性和跨学科实践特点。这为文明探源类纪录片提供了基础资源和保障。二是视听升维。在文明雏形阶段的文献、文物和考古成果极为有限,甚至部分还停留在...
现代化中国与中国纪录片的现代化
<<——·寻求创作突破·——>>由此看来,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纪录片创作者已经在寻求创作突破,但具体怎么变他们暂未找到最合适的方法(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如果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来看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实践层面则集中于对西方影片的观摩学习,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国规模的清除精神污染前,曾有过一...
纪录片创新不能“避实就虚”
所以,纪录片创作并不排斥虚构。但这种虚构必须在纪录片的美学框架中,成为真实的“锻造者”而非真实的“捏造者”。我们要控制虚构的体量和比例,自觉遵循主体内容非虚构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虚构作为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的一种手法,还要讲究使用场景和技巧。对于那些无法现场记录或再现,成为叙事“断裂带”的地方,我们可以...
从7分钟到40分钟,一个导演视角下的叙事方法论 |《藤县狮舞的前世...
马志丹导演有意识地将栋栋从一群舞狮孩童中挑选出来,将他带到县城和邓彬光结缘,这一举动并没有违背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而是基于现实和真实情境下的结构创作和故事推动,当小狮王遇见大狮王,会成为纪录片十分有趣、故事浓郁的一笔。▲左:林海栋,右:邓彬光...
真实记录·艺术表达·融媒传播——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三要素
从底线原则来看,纪录片必须是非虚构的。当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无法解释清楚时,很多理论家更愿意用“非虚构电影”来指称纪录片。埃尔文·莱塞就曾说:“较之于纪录片,我宁可使用‘非虚构电影’这个词,它代表着这类影片不是人为创作的,剧中人也不是演员装扮的,他们有自己的名字,真实可信。”所以简单来说,“非虚构”...
...最新公报 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臻美江苏”纪录片高质量...
二、基本原则——把牢正确方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与审美趣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纪录片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探寻民族根脉,抒发家国情怀,记录百姓生活,提升人民科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