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理论与实务研究推动刑事诉讼法制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高级讲席教授陈卫东提出,刑诉法修改应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即坚持法典化的整体目标、坚持正当程序和人权保障的价值取向、坚持“全面修改,应改尽改”的总体思路、坚持精细立法的立法技术,并强调从六个方面把握刑诉法修改的整体趋势:第一,进一步彰显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原则;第二,形成监察权、侦查权、...
破解推进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关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修改完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东建议,可增设正当程序原则;完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监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纳入进来;增设无罪推定原则、一事不再理原则、比例原则、有效辩护原则、控辩平等原则、检察监督原则。就检察监...
陈瑞华:刑事诉讼法在国家法治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012年后,我国刑事诉讼法逐步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物证据鉴真规则、言词证据相互印证规则等,完善了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吸收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要素,并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同时各种法定证据的收集、审查和判断规则也逐步得到完善。第五,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改革。2018年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发展及完善进路
1996年第一次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共225条,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内容;修改逮捕拘留条件;取消了收容审查制度;完善了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规定;提前了律师参与诉讼的时间;缩小了检察院自侦案件的范围;扩大了不起诉的范围;不再保留免予起诉制度等。采用符合诉讼规律的庭审方式,发挥合议庭在审判...
龙宗智||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及司法适用
该原则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相关规范所确认,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应用。在刑事证据判断中,该原则作为证据不足及有疑问时作出司法认定的基本指导思想,体现了无罪推定及司法人权保障的精神,可谓刑事证据制度最重要的原则。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其重视不够、研究不足,尤其是对该原则的实际运用缺乏深入研究,司法实践中...
中国特色刑事诉讼法学话语体系的实践基础
有别于西方的“证据裁判原则”;坚持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共同参与刑事诉讼,并对他们的职权进行严格划分,要求他们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配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在学习列宁检察监督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和领导体制进行中国式改造,形成了...
郑曦:论数字时代的《刑事诉讼法》修改 | 政治与法律202406
在基础理念层面,应当协调数字时代刑事诉讼中技术运用和人权保障的关系,兼顾法律修改的前瞻性与稳妥性,平衡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冲突。在基本原则层面,应当确立合法原则,要求目的、程序与手段的合法性;通过确认比例原则,协调目的、手段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依据区分处理原则对对象、场景、行为方式与监管方式加以区分处理...
韩旭:刑事诉讼法典化的实现路径 | 法治研究202306
刑事诉讼法典在技术上应当采用编纂型而非汇编型,同时需要体现人权保障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程序法定原则、有效辩护等,并通过具体制度的增加和完善充实之。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典化;必要性;思路;制度完善目次一、刑事诉讼法典化的必要性二、我国刑事诉讼法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三、刑事诉讼法典化的基本思路...
大咖说 | 孙远:法律要件分类说与刑事证明责任分配——兼与龙宗智...
而在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中,普通被告人难以获得免费的法律帮助,而且即使有律师辩护,其辩护手段也受到较大限制,加之公诉机关兼法律监督机关,控辩双方即使是形式上的平等地位也难以确立,在这种情况下,平等分配证明责任的法理显然不适用……这种以法律要件分类为基础的分配原则,忽略了控辩双方的不平等,尤其是我国刑事诉讼中...
【学术研究】政治与法律 | 刘婉婷:我国被羁押人通信权制度困境与...
摘要:被羁押人通信权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规避”的问题之一。当前,被羁押人通信权相关规定较为分散且缺乏制度配合,在审查主体、检查方式等方面存在制度疏漏,无法有效回应权利主体对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障需求。完善被羁押人通信权保障体系,需要将被羁押人通信权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0条“公民通信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