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烛红楼 | 关于“兰台寺大夫”和“巡盐御史”
因为他的官衔是“大夫”。士大夫经常连称,是因为出身相似,但级别是不同的。先秦时代,士指闲散贵族,大夫则是封建的一级,有封地,有官职。自有科举,士是有功名的读书人,秀才就可以算“士”了,但“大夫”则必须是已经当官了的,而且还不能是小官。清代的“大夫”,是正五品以上。正五品,在历代都是一个门槛...
一代郡王李自良:古代官职最高的泗水人
又据《唐故朝散大夫试光禄寺丞谯郡能府君墓志铭并序》,能元皓是谯郡人,父亲能昌仁,曾任沙州刺史;“能元皓,开府仪同三司、检校礼部尚书、兖郓节度使、谯国公。武略宏规,旷代无比。盛绩纪于史籍,雄姿列于麟台”。能元皓不忘提携后进,李自良官至右卫率,这是正四品上的官职,是东宫右卫率府的最高指挥官,负责...
古代著名文学家官场职位一览,谁的职务最高?
屈原,贵族,担任过的实职有“左徒”(外交部长),“三闾大夫”(教育部长兼宗教部长)汉朝:司马迁,太史令(国家天文台台长兼历史博物馆馆长、历史编撰委员会主任)。贾谊,廷尉(市公安局长),太中大夫(皇帝私人秘书,顾问,俸禄两千石,与各部部长平级),长沙王太傅(虚衔,诸侯国国君顾问,世子的老师)司马相如,郎官(皇帝...
文史丨中国古代官员达到什么品级,才能荫袭后代?
宋承唐制,同样采取了科举与荫袭并行,但赵宋政权为了笼络士大夫阶层发展出恩荫制度。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颁布了宋代第一部荫补法,以官员所任官职、差遣等来作为荫补的标准,规定文臣五品以上、武臣六品以上,可奏补子、孙、弟、侄为从八品到从九品阶官,又开始了恩荫制度。恩荫名目繁多,有承天节(皇帝诞辰)的“...
“致仕”是与入仕、出仕相对应的一个古代专用的政治术语
“致仕”是与入仕、出仕相对应的一个古代专用的政治术语“致仕”,一般是指辞去官职。古代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以何官称致仕,致仕后的俸禄数目及是否朝见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也称“休致”。出处:《尚书大传.略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
拍马逢迎在古代官场的问题
随着权力越大,官位品阶越高,拍马屁逢迎之害也随之攀升,当掌握国家大权的执政者喜好拍马逢迎时就会形成马屁文化,误国害民,莫此为甚!《孟子告子下》有这么一段话:“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廉情聚焦】中华家训箴言集萃 | 修身立德(十八)
义死不避斧钺之罪,义穷不受轩冕之服。注释义死:为义而死。钺:古代一种像板斧一样的兵器。罪:惩罚、罪责。义穷:因为守义而贫穷。轩冕:古代士大夫的车服,此处指官位爵禄。释义为了坚持正义不回避被罪责的厄运,为了正义而贫穷不接受官位爵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士大夫精神——专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彭林
记者:什么样的人叫士大夫?什么是士大夫精神?彭林:与世界所有古代国家一样,古代中国分为贵族与平民两大阶层。贵族包括天子、诸侯、大夫、士。大夫有上大夫和下大夫之分,上大夫又叫卿,人们常常以“卿大夫”连称。士是贵族社会中最低的一级,再往下就是平民。中国与古印度、古希腊是被称为“轴心时代”世界的...
“大夫”、“郎中”本是官职名,后来为什么变成了医生的别名呢?
“大夫”、“郎中”在古代原来只是官职名称。其实中国古代的医生就叫中医,中医的四大别称有——岐黄、青囊、杏林、悬壶。在宋代之前医生根本不叫大夫、郎中。那为什么后来人们开始用“大夫”、“郎中”称呼医生呢?“大夫”、“郎中”为什么会与医生扯上关系呢?
【历史文化】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演进及其历史价值‖周翔 刘朋乐
元代的御史台与中央的中书省互不统属,长官御史大夫的官位也与中书省长官并重,是监督体系独立的表现。行御史台是御史台的派出和分设机构,与中央层面类似,行御史台也不隶属于行中书省(元代的省级单位),二者是平级关系。在行御史台的基础上,全国被划分为22道监察区,每个监察区设有肃政廉访使司,其主要职能是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