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美国像极了灭亡前的明朝,三点可以印证
经过大大小小的战争,朱元璋最终在1368年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中国历史又掀开了一页新的篇章。说完明朝的建国史,再来说说美国的建国史。美国最早是印第安人的地盘,后来陆陆续续的搬来了一些“新邻居”,比如西班牙、英国等。其中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可以说是财大气粗,早在18世纪前,英国就已经在...
蜀汉灭亡,一支精锐逃亡海外,带走诸葛亮预言,千年后在明朝成真
司马氏掌控曹魏大权后,迅速调整军事部署,积极备战。最终,在公元263年,他们发起了灭蜀的战争。姜维智勇双全,却受限于有限的兵力,身边队友的表现也令人失望,终究未能扭转蜀汉覆灭的命运。邓艾与钟会之乱起,司马昭费尽心思才得以安定局面。无人察觉间,一支大军悄悄脱离乱局,悄然远去。刘备信任诸葛亮如同信赖自己...
为什么崇祯刚杀了魏忠贤,明朝就灭亡了?王承恩说了句很中肯的话
明朝末年,权倾朝野的宦官魏忠贤,就是一个被历史严重“妖魔化”的人物,他专权跋扈、残害忠良的形象深入人心,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尽后世唾骂,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审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却会惊奇地发现
明朝灭亡的序幕是如何拉开的?
一般明史学者大都以为,万历中后期乃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而明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则与“万历三大征”有关——所谓万历三大征,是指明神宗万历年间,明帝国先后在西北、西南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亦即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虽然这三次军事行动均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却也因此耗干了帝国的鲜...
明朝的灭亡,不能细想
在崇祯的视角和感受看来,文官们普遍缺少责任感,不想着如何跟自己一起拯救大明,反而老想着主导朝堂政治的话语权。自己有什么想法,文官唱反调,自己有什么意见,文官不支持,自己开展什么工作,文官不配合,比如崇祯末年的时候,西北匪患猖獗,李自成都要打进京师来了,朝廷却拿不出钱来给将士们发军饷,急的皇帝是低声下气的...
明朝灭亡后在哪里又"存续"了270年?
明朝灭亡后,朝鲜仁祖干脆定制,“宗庙祝辞,朝臣告身,只书岁月,不用年号(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按照他的儿子朝鲜孝宗的记载,仁祖“语及皇明,至于呜咽不能言”(也就是《南汉山城》中的朝鲜王),其中的屈辱和羞愧不难体会。为了报恩,也为了复仇。当1646年日本使臣来到朝鲜,提及日本应福建郑氏的请求,将发百万之众,假道朝鲜进攻清朝。
1644年明朝灭亡,“15万”锦衣卫去哪了?3个方向成了他们的选择
这一上岗,下岗就到明朝灭亡了。锦衣卫的最辉煌时期,应该是嘉靖时期,当时的锦衣卫首领陆炳权柄滔天,甚至在东厂之上。大明灭亡前,锦衣卫的整体能力如何呢?比起嘉靖时期,已经弱了很多了。人数也一定没有15万之多。1644年农历3月15日,李自成的大顺到了居庸关之后,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一看大顺人马齐整,盔甲...
在明朝灭亡24小时前,发生了2件怪事,至今都让人感觉诡异
崇祯十四年(1641年)以前,内外局势虽然对明朝愈发不利,但尚未失控。然而,随着内外两线战事的大溃败,崇祯十四年以后,局势急转直下,明朝覆亡之象显现。明朝加速滑向崩溃的边缘。朝野人心亦日渐离散。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自称为王,并将国号改为永昌。随后他率领农民军横渡黄河,引兵北上。崇祯皇帝...
明朝灭亡,李自成拷饷7000万,这些官员那么多钱,为何不救明朝?
假如一个官员,月薪5两,结果为官不到10年,突然可以拿出上万两,这不就是对自己的贪污罪行不打自招?而明朝贪污罪被坐实,可是要砍头剥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崇祯帝募捐时,大臣们纷纷都说穷,大部分文武百官一般只能拿出几百两或者几十两。其中有人是真的,但有人肯定是精算自己薪资后谎报,比如被李自成拷饷那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