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刊文聚焦:走出中小学教育科研焦虑
与偏重感悟的教育叙事比起来,教育论文明显具有研究性、规范性和学理性等特点。它可能来自教育叙事,但一定要超越教育叙事,在独特性或规律性的探讨上,给同行带来学理或策略上的指导或启发。这就需要教师用理性思辨审视平时积累的材料,提炼出有价值的话题。如“怎么让讷言的孩子主动举手”“如何处理突发教学事故”等,都...
读懂孩子们的世界
“有些孩子天生对文字感兴趣,有的孩子就是手工做得好,还有的就是喜欢和人打交道。”林小英直言,在现行的主流教育体系下,学校很难给那些看起来对读书没有兴趣的孩子留下一个成长空间和可能的赛道。“如果咱俩同在一所学校,你数学和语文都考100分,我手工课和音乐课都得100分,学校要重点表扬的一定是你。‘...
柏君:给孩子的心盖一个“家”
在“教育好每一个犯错孩子”的信念下,柏君已经帮教过100余名未成年人。在这里,感性与理性站在了同一条线上,她知道帮教工作既要以共情产生共振,又要依靠机制建设凝聚社会合力。自2021年起,柏君就带领团队总结办案经验,解析涉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帮教要点,制定未成年人帮教协同机制,联合该区妇联、团区委等部门共...
用名为美育的“钥匙”,开启千万乡村儿童生命力
据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网络执委会代表龚瑜介绍,美育的概念最早在十八世纪德国诗人席勒所创的《美育书简》中提出,本义为感性教育,强调要在理性占主导的文化和教育中,保护和发展人的感性,使人能重新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平衡,重建和谐完整的人格。而在中国,孔子儒家学说的诗教、乐教都是用艺术方式对人做润物细无声...
中国教育把数学搞成死记硬背:严重浪费时间,让广大的孩子失去学习...
西方的教育理念是:孩子与生俱来拥有自己的精神胚胎,孩子是在自我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成人在其中只是起着一个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环境的作用,于是产生了启发式教育法。同时将文史奉为教育的基础,通过培养孩子批判式阅读的能力,让孩子拥有批判式思维的能力,于是造就出敢于挑战权威,拥有理性思辨能力,具有创新能力...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长明建平:尊重每一个孩子 一生一特点 一人一世界
二是破解“钱学森之问”,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文史哲、艺术类课程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中小学阶段对孩子的培养应该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融合,而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从小就开始培养,最终要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难度极大(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也是地方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针对“...
推荐序 | 用技术赋能孩子的健康发展
而养育者们,包括教育、家长与社会层面上更多的成年人,需要教会孩子们如何拥抱人工智能,发挥人工智能对于学习时间与效率的巨大价值,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人类自身无可替代的情感与感悟的持续进步上来。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一起展望与思考的良师益友,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在一个无边界的世界里更加自由地徜徉...
美育中考真来了,没“艺术细胞”的孩子咋办?
“都说‘美育是让孩子热爱生活、释放自然天性、激发创造力’,我很想知道,这怎么落实在考试里?”育儿博主“格十三”问出了很多家长的疑虑。“艺术知识当然重要。一个人不识谱,也能欣赏音乐。但如果有基本的知识技能,肯定会更好。”张璐副教授表示,美育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不能一味强调纯感性。
廖智让我明白的5个教育智慧,每一个都受益终生!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相信妈妈们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把孩子批评了一顿后,孩子并没有变得更温顺乖巧,反而更倔强、叛逆了。相反,当我们和孩子相处和谐、甚至很亲密的时候,原来的小恶魔神奇般地变成了小天使一般,我们说的话他们更愿意听,让他们去做一些事情配合度也会更好。
让每个生命自由而热烈地生长,教育便谱成了一首首美丽的诗|我爱写...
老师们可能会说,孩子在学校里,我每天都能看到他们,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其实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注,真正的关注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想法、需求和动态,以一颗兼具理性和感性的心认同孩子的喜怒哀乐。对于孩子们内心的想法,我们在关注到后,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满足,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不是用“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