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纪念卡》丨“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
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的《生死场》《呼兰河传》无一不显露出她独特的才思和艺术风格。“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萧红用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尽显生命的脆弱和文字的坚强。团结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由上海女作家丁言昭撰写的《萧红纪念卡》是一本带有萧红传记色彩的散...
谈废名:“他的创作一无依傍,独立走自己的路,开辟自己的艺术境界”
《桥》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体小说。有利于小说的散文化、诗化,有利于中国现代小说向世界靠近。继之而起的还有沈从文的《边城》《长河》,萧红的《呼兰河传》,孙犁的《荷花淀》,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受戒》等。这一条新路,由废名开辟前行。此外,《桥》的影响还及于何其芳的《画梦录》、现代派诗人卞之琳的《鱼目...
长安文化交流的主页,快来围观
《和布克河》浓墨重彩,运用的是情绪化,宣讲式。《呼兰河传》是故乡往事追忆,以浓烈的情感冲淡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群像展览式的人物描写代替性格鲜明的主人公刻画,以自由化的诗歌语言吟唱作者内心的悲凉寂寞。《我的阿勒泰》是返乡剧,弱情节,展现了阿勒泰的绝美风光和原生态生活。两部小说都带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和...
初中语文228条文学常识汇总,提前掌握不吃亏!
78、萧红,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人,中国近现代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所学课文《回忆鲁迅先生》79、端木蕻良,辽宁昌图人,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科尔沁旗草原》80、张中行,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
19岁逃婚,被三任丈夫抛弃,31岁病亡香港,萧红的人生是一场传奇
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逐步确立了小说散文化的新方向,成为开创者。除此之外,萧红的作品在思想性和深刻性方面也是同时代其他女作家所难以达到的。由于对鲁迅的崇敬以及左翼阵营的经历,萧红的作品带有一定的政治性。她的作品中透露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赞美和批判,带有抗日作家身上的民族情怀和爱国赤诚。她的...
影视再现文学之美|原著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与之相比,散文化、诗意化的小说,往往因为故事性不够强或社会背景、生活环境不够具体,而缺少影视改编的机会(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比如,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都属经典作品,虽然前者被改编成了评剧电视剧,后者被改编成连环画,但是都没有引起大的反响。萧红小说散文化的笔法导致文本故事缺乏连贯性,给影视改编制造了难度。
他右耳炸聋,50岁确诊一身尘肺,却登上哈佛讲台:人生悲凉,因为别无...
博集:我们都知道爆破工是一份十分危险的工作,您说“相比死去的工友,我是幸运的,至少留下了一只炸聋的右耳,错位的颈椎,还有一身尘肺。”《峡河西流去》这本书中《耳聋记》的文字充满了痛感,能给我们具体讲讲那段经历吗?陈年喜:其实耳聋真的很漫长。每天在一个狭小的一个空间中,十几个小时机器的震荡,特别头...
萧红:一生爱情无羁,一生颠沛流离
有一个说法不知是否可信,萧红写《呼兰河传》是受了端木的启发,从时间上看,确实是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在先的,也许端木常跟萧红聊起,关于这篇小说的构思、风格,关于他的家乡,他的童年,他对这一切的思念……无论如何,萧红又开始写了,这已是1940年了。
读《呼兰河传》讲咱东北人自己的故事 ?
曾有人这样评价《呼兰河传》:有一种文学经典,是那种靠着作品自身的审美品格而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是那些经过时间淘洗之后所留下的东西,而且越是经过时间的淘洗,越是光彩夺目,能够不断与后来者进行对话。苦难吗?当然。美好吗?也能找到。淡淡的笔触,散文化的叙述中,感受社会风貌、人情百态,让人在阅尽生活的苦难之...
《呼兰河传》:鲁迅茅盾超赞,文学洛神力作,到底高在何处?
鲁迅曾赞她为“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留下了60万字的著作,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为她的代表作,更是被茅盾先生评价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如此高的评价,到底《呼兰河传》有什么神奇之处呢?我总结了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