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2位作者获得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研究为什么重要?
另外,这套《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在同类经济学教科书的基础上讨论了增长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学分的重大分支,以及人工智能、博弈论与医疗健康等热门内容,可以说是一套学习经济学的综合性入门读物,只需要高中知识储备,就能轻松理解。而由达龙·阿西莫格鲁独自撰写的《现代经济增长导论》,...
王今朝:“首要是让宏观政策‘升温’”的观点存在重大逻辑问题
他说,“‘准通缩’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下一步,必须显著加大财政的扩张力度。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支持性货币政策为辅,两相结合才能扭转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我认为,余永定教授认为货币政策作用有限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他认为财政政策有效的观点是错误的。第一,2024年我国设定的5%的GDP增速目标不...
曼昆:科学家还是工程师?宏观经济学家的双重角色
“宏观经济学”第一次出现在学术文献中是在20世纪40年代,当然,它所研究的诸多对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商业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很早以前就引起过学者们的关注了。例如,大卫·休谟在18世纪就描述过货币注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他的分析在很多方面与当代货币学家或中央银行家的论述非常接近。1927年,...
罗志恒:政治局会议所提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解读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虽然受到内外部息差收窄和汇率的掣肘,但降准降息仍是政策的可选项。一是通过抑制银行违规高息揽储行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遏制套息交易等方式,减轻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扩大...
长城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自从中国经济进入经济转型的关键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就越加重要。并且随着房地产周期和债务周期进入调整阶段,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之间争论越加增多。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当下两大宏观政策之间的配合问题。1理论中的政策组合首先,我们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最适合当下中国的政策组合。这里依据的...
首席经济学家齐聚,回应2024年宏观政策、房地产、需求侧等热点问题
宏观政策“双扩张”“比较明确的是,2024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向扩张是肯定的(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2024年地方专项债规模和预算赤字率不会低于2023年,在2023年四季度推出了万亿的国债后,中央政府在2024年推动经济增长,扩张财政政策资源投入的态势是很明显的。
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这种研究如何影响政策制定?
另外,宏观经济方面,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总体经济现象的研究也不可或缺。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变量,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下面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关键方面:经济学的这些研究对于政策制定具有深远的影响。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
被追赶的经济体与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 | 文末有福利
经济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各有侧重。第一,在刘易斯拐点前的城镇化阶段,由于工人的工资被抑制,通胀不是主要问题。此时财政政策能够发挥较大作用,提供的基础设施可使私人部门的投资蓬勃发展。第二,在整个黄金时代,私人部门对借款的强劲需求将货币乘数推至最高值,此时货币政策非常有效。而财政政策在此...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学家解读政治局会议信号和亮点
财联社12月8日讯(记者郭松峤)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国债管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关键点
理论层面上,凯恩斯于开创宏观经济学之初,就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确立为支撑这座学术大厦的两根立柱。而在宏观经济学成形之前,现实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早已相互协调配合。作为最重要的两大调控手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已成为宏观调控的应有之义。由于政策目标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如旨在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因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