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真迹出土,5100字行书,美得醉人!
此外,唐太宗还亲自编撰了诸多关于王羲之书法的巨著,如《圣教序》、《十七帖》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在唐太宗的推动下,初唐时期全民学习“王书”的热潮空前高涨,王羲之也因此被尊为“书圣”。这一地位的确立,不仅书坛近日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惊喜——王羲之行书真迹《道德经》在千年沉寂后,终于重现人间。这...
书坛大喜讯!王羲之行书真迹出土,足有5100多字,美得令人神魂颠倒
王羲之行书真迹出土,足有5100多字,美得令人神魂颠倒唐太宗是王羲之“忠实粉丝”,对于他的存世作品,着迷一般去搜集,不仅“智取兰亭”,购买民间的王羲之法帖,命褚遂良鉴定,还编撰诸多的“王字”巨著,譬如《圣教序》、《十七帖》等,并疯狂推崇。因而初唐时期,引起全民学习“王书”的热潮,奠定王羲之“书圣”地位,同时...
王羲之仅存的“巨幅真迹”,体量超过25部《兰亭序》,足以改写书法史!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古人依据《圣教序》、《兴福寺半截碑》、《十七帖》以及王羲之的手札,选出最经典、最标准的字体,集成一本《行书道德经》。据专家考证,此作约成于唐宋时期,乃王羲之仅存的“巨幅真迹”,全卷5162字无一缺损,长度达到11米,以此来算它的体量,超过25部《兰亭序》。甚至《圣教序》与之相比,也只能...
赵孟頫这件“笔笔封神”的行书,只有514个字,却让康熙临摹了几十年!
鲜于枢称赞赵孟頫“楷行草篆隶俱为当世第一”,而他的行书、楷书无疑是最精妙的。从元代开始,他几乎取代王羲之,成了学书人始终绕不过去的名师,到了清代,“赵董书风”成了宫廷的主流。赵孟頫传世真迹数量较多,这也为后人临摹提供了便利。清代顺治开始,便广收天下赵字真迹藏于内府。康熙更是专精于赵、董二家。
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二: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翰墨风流冠古今!
《兰亭序》原迹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其妍美流丽的风神,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在得到《兰亭序》真迹后,曾命当朝书法名家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勾摹数本,分赐臣下,以广布扬。这些唐摹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
台北故宫镇馆之宝 · 苏轼 「寒食帖」(高清全卷)
董其昌: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不下三十馀卷。必以此为甲观。已摹刻戏鸿堂帖中。董其昌观并题。台北故宫公开的高清画卷只到这部分了,剩下的跋文还有(这部分台北故宫未公开):张續:东坡老仙三诗。先世旧所藏。伯祖永安大夫尝谒山谷於眉之青神。有携行书帖。山谷接跋其後。此诗其一也。老仙文高笔妙。粲若...
黄庭坚反叛王羲之后,写出一幅“大字神品”,为书坛续命900年
所以黄庭坚“反叛”王羲之,去除晋唐中宫紧结的构造,和侧锋取妍的笔势,保留灵活意态,采用“颜体”开阔结字,之后加以中锋的苍劲气力。从而解决“二王”笔法无法放大的问题,写出个性十足的大字行书,例如他抄写的《戴叔伦诗》,就是罕见“大字神品”,卷中共计70余字。黄庭坚曾说:“学书欲先知用笔之法,欲双钩、...
史无前例!王羲之行书真迹出土,足有5100多字,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而近些年,陕西发现了王羲之一件真迹,不仅填补了历史空白,也被誉为是“王羲之行书百科全书”,它就是《行书道德经》。此作煌煌巨著,总计5100余字,体量是《圣教序》的2倍、《兰亭序》的15倍。《行书道德经》是根据王羲之原稿摹勒上石的,虽然原作已失,但我们依然能从这块碑刻真迹中领略王羲之行书的巅峰水平。此作是...
《集王圣教序》原稿首次发现,揭露了碑刻版众多诟病,原来大多数人...
经过这多种程序,其实原碑上的书法在笔画细节上已经不那么细腻真实了。又受到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原碑损伤就更严重了,这也是市面上所有拓本都难以避免的问题。幸运的是,集字原稿保留了下来,卷后还有苏轼所写跋文,鉴定为真迹。直到最近,台北故宫才正式展出了这件作品,王羲之行书的更多用笔细节得以公开,论用笔的细腻真...
文博日历丨这篇东晋楷书墨迹,为何被称为“正书第一”?
“终于见到王羲之的《曹娥碑》真迹了!”《曹娥碑》相传为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得意书。今睹真迹,笔势清圆秀劲,众美兼备,古来楷法之精未有与之匹者。△康熙行书跋《曹娥诔辞卷》“升平二年”即公元358年是书写者抄写《曹娥碑》的时间按纪年王羲之尚在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