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视察重庆,看到一剃头匠,激动大喊:司令,你怎么在这?
可谁知在重庆的一条偏僻小巷中,一位昔日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却在此默默地操持着一把剃刀。1958年深秋,开国上将李聚奎来到重庆视察,路过一家不起眼的理发店,忽见店内剃头匠那熟悉的身影。那剃刀在他手中转动的姿势,不正是当年指挥千军万马时那般干脆利落吗?一声"段司令"脱口而出,街坊邻居无不诧异:这个...
散文丨李慧星:山村剃头匠
反正没有一两个钟头下不来,却再也感受不到山村剃头匠剃头、修面、掏耳那种感觉了。
天下陂商⑥丨不安做剃头匠外出打工并创业致富,回乡投资将荒芜山村...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杜堂村专访葛天才,为大家讲述这位著名陂商的传奇人生故事。不甘心做剃头匠,选择外出闯荡,成为建筑集团老板葛天才兄弟姐妹一共6个,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82年7月,考上高中但因家里穷不能继续上学的葛天才,在父母的介绍下,和当地一个剃头匠学习理发。“怎么也是一份手艺,学成之后每月可...
邓书宁:吹尽狂沙始到金_青网教育频道_中国青年网
《寻访山村剃头匠:镜头定格青丝间游走的半生岁月》、《听老兵刘百会讲抗美援朝:生是国家生,死为国家死》……细数一路收获,30余篇稿件成了我在通讯社成长的最好见证,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头条、微博热搜
老照片:隐入历史中,走街串巷的剃头匠
小时候剃头根本就没有理发店,只有这种小巷口、街边的剃头摊位。一般剃头匠都是一位老爷爷,但是剃头什么的都很利索,很细致。有的剃头匠会挑着自己的剃头工具走街窜巷,一边走,一边吆喝着“剃头咯——”在小巷子里,那声音能回荡很久很久。
【暖新闻】这个春节因为他们,变得更加温暖~
昨天上午,记者前往苏皖交界处的大圣村后刘组,探访了这个乡村默默无闻的山村剃头匠(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雪地里,陈师傅背着一个小木箱子,他告诉记者,“方圆三十公里的老人几乎都是我来替他们理发。三十年前,没有自行车,全靠双脚走,后来有自行车好一点了,几个老人居住地又分散,一天下来,至少每天要骑五六十公里山路。最远的给安徽老人还...
一刀一剪解决“头等大事”,八旬乡村“剃头匠”坚持上门理发60年
10月11日,一大早,周洪喜把剃头工具箱放在电动三轮车后,骑车出门。73岁的老顾客杨再德,正在家里等他。60年前,横岭村交通不便,周洪喜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剃头匠。他没有开店,几十年来坚持上门服务,随身一个工具箱,带上一把剪刀、一个电动推剪、一把梳子、一把剃刀和一个刷子。到顾客家借张椅子,一个...
剃头匠老蒋
剃头匠老蒋□罗昭伦剃头匠老蒋,腿有残疾,长得瘦瘦的,从不苟言笑,走路静悄悄的。从我记事起,他就一直在村里为大家剃头,数十年如一日。印象中,他手里提着一个工具箱,箱子里摆放着推剪、剃头刀和刮胡刀,外加一条毛巾和围裙。他后背的衣领上,常常挂着一把雨伞,边走边吆喝。老蒋的剃头对象大都是男性,...
中新社记者在闽驻村调研采访 受到当地媒体关注
胡赛标告诉当地媒体记者,这几天,中新社记者们从群众视角说好百姓事,写好普通人,写出了《山村剃头匠“静声”服务二十五载》、《侨乡古村落的惬意生活》、《“村里大摄影家”老归侨胡石》等反映普通群众生活的稿件,真正走进了群众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山村剃头匠“静声”服务二十五载
中新社永定9月17日电题:山村剃头匠“静声”服务二十五载中新社记者詹托荣时隔一个月后,胡菊芬大爷再次走进国泰的剃头铺,他径直坐在理发椅上,国泰立即拿起剪刀和梳子给他理起发来,一个新发型在15分钟后完成,胡大爷用手摸了摸头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