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面貌、破碎文物、宏大遗址 如何借助数字化“重生”
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对发掘现场的棚木层、陶俑层和底层三个发掘文化层,做了10次大场景扫描和建模,完成了出土陶俑碎片、陶俑、陶马的高精度数字化扫描和建模虚拟复原,并研发构建了秦俑文化遗产多媒体数据库和考古发掘数据管理系统。考古队还委托他们科研团队对K9901百戏俑遗址坑发掘过程和出土遗存进行数字化建模,并对...
传统知识,在废墟上重生|世界粮食日
据说,由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农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民俗学家组成的中国跨学科研究团队与当地人合作研究当地生态社会系统的动态,评估威胁(贫困、脆弱的环境、城乡迁移)并制定解决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遗址和其他地方的遗址一样,代表着纯粹的风土人情: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江西万年稻...
重生吧 文物丨来自深海1500多米的这一抹“绿”
海南发布联合海南省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推出栏目《重生吧,文物》,将系统梳理海南文物家底资源,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内涵,通过生动活泼的展现形式,让文物“重生”般“活”起来,带领大家穿过历史的迷雾,领略琼州古今风韵。(上下滑动查看往期推荐↓)重生吧文物丨中式“薄荷曼波”,美了千百年重生吧文物|...
从出土到展陈,一件文物怎样走到博物馆?
一个考古发掘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完成田野发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除了残朽的各类文物需要修复保护外,大量关于遗存的信息数据需要系统梳理,最终形成考古报告。文物移交进博物馆对外展示,必须要基于考古报告刊布内容。“这个过程有时候会很长,但绝不能少或简化,讲每一件文物故事时,都要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对学术的严...
重生之我在文博会考古
记者重生了,她要在领导发现前,完成她的考古梦:8000年前的“龙形堆石”、5000年前的三星堆“青铜神树”、3300年前的“殷墟甲骨”,还亲手制作了宣纸……编辑:束孟卿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律师声明|网站导航|广告服务|采购招标备案号:2024162512号-1新出网证(粤)字022号信息网络...
...丨当“软实力”遇上“硬支撑”——科技助力三星堆文物“重生”
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宛如穿梭至一个瑰丽奇异的神话王国,“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个展厅,1500余件(套)最具代表性的三星堆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最新研究成果,加上高科技场景布置,漫步其中,让人一秒迈入三星堆的世界(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我们通过引入高清投影、全息影像等技术手段,使游客仿佛置身于古...
观潮的螃蟹丨从两个关键字,看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
文物海量,涉学科面广,整理、保护、研究马王堆出土文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马王堆1号汉墓发掘起,就汇聚了全国各学科顶级学者,最终成就了我国考古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多单位协作研究的科技考古范例。研讨会开幕式上,《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长沙马王堆汉墓文库》《中国丝绸大系·湖南博物院卷(...
重生吧 文物丨古代这种“券”有点特殊→
考古工作者发掘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林村一带的两座宋代古墓分别是周一娘墓和薛氏墓这两座墓的形制、结构、大小基本相同内置木棺出土的随葬品有陶魂坛、陶仓、陶亭、买地券等海口林村宋墓出土的买地券这两座宋代墓出土的买地券均由泥质灰陶制成...
12年间 上万件三峡文物获得重生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下简称三峡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部副主任赵雄伟说,15000余件(套)。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物和文博系统的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近日,记者走进三峡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实验室,零距离感受被称作“文物医生”的文物修复师用匠心妙手连接古今,一步步还原三峡文物所承载历史信息的...
尘埃中重生,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展现古城风貌
河道总督署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对于实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打造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系统性展示典型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济宁市及任城区推进河道总督署遗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启动了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项目,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做好文物传承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