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政:试论《资治通鉴》编撰的成功及其原因
[17]再者,《通鉴》书名及序均在治平四年十月神宗所赐,即“宠以冠序,锡之嘉名”。胡三省为此解释道:“神宗皇帝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曰《资治通鉴》,且为序其造端立意之由。”[18]这说明司马光等“荷两朝知待如此其厚”。英宗、神宗既为撰成《通鉴》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又在精神上给予司马光之...
浙人-三民版《资治通鉴》导读
本节简括地评介《资治通鉴》产生前的编年史书的源和流,即先秦时期与汉唐时期,《春秋》和《汉纪》分别是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之作,重点说这两部书,以了解编年史书的特点。1.先秦时期,编年史书的草创编年体是按时间发展顺序记叙历史的一种史书体裁,是我国上古记载史事普遍使用的一种体裁,所以《隋书·经籍志》称为古...
阅读昭通·教育丨何春艳:做好学生阅读的引领者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温儒敏说,养成读书习惯,以之成为生活方式,关键是两个字——兴趣,关键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提及自己的孩子正在阅读《资治通鉴》,何春艳颇为惊讶,不禁说道:“这么早就让孩子读这本书,会不会太难了?”然而,这位家长却持有不同看法,他强调了《资治通鉴》的深远意义和重要性。有...
「揭秘《资治通鉴》背后的神秘作者与史书体裁」探寻中国古代史学...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时期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这部作品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历史,共计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什么体史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编年...
邓凯:明代义理史学裂变试析——以《昭代典则》与《皇明大政纪》的...
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作为义理史学的代表作被奉为“史中之经”,是《春秋》嫡子,如明人叶向高就认为“史家自《春秋》后,史、汉其支子也,《纲目》其世嫡也”。纲目体这一史书体裁随之大受追捧。自洪武迄正德的百余年间,义理史学在明代史坛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嘉靖以后,时代的变迁促进了学术思想的革新,新兴的...
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中国近代思想通史》读后
在中国古典史学中,除《史记》《资治通鉴》(纪传体、编年体通史)等著作外,《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以降的正史多系断代通史,这是二十四史的主体(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囿于体裁,在纪传体正史中,涉及思想史的内容多在《儒林传》等列传中。明清之际,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开辟了思想、学术人物传记书写的新路径,但亦非近代意义上的思想史...
《通鉴纪事本末》:《通鉴》入门书,习史新捷径
据说经过孔子整理的《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而《史记》则是我国最为著名的纪传体通史。在《本末》问世前,编年和纪传二体是我国古代史书编撰的两大主要体裁。袁枢以《通鉴》这部编年体历史巨著为蓝本,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以“事”为主进行编纂,开创出了“纪事本末体”。袁枢是《通鉴》的忠实粉丝,...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送给孩子们)
《史记》: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之一,前“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首。
辛德勇:谈谈怎样学习历史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历史纪事体裁,应该是按照年月顺序载录大事的“编年体”史书,著名的《春秋》,就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这也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中国古代史籍。另外,还有西晋时期在今河南汲县出土的所谓《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编年体史书。这种史书,后来最有名的,是北宋司马光撰著的《资治通鉴》。
当年明月:4100万一本书封神,用自己的灵魂还原了历史
上初中后,父亲看儿子如此痴迷看历史书,于是又相继给他买了《二十四史》《明实录》《资治通鉴》好几十本的历史书籍。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明实录》可是一本6000多万字的历史书,很少有人能够全部看完,他不但看完还记住了,即使马上高考了,他还是在看《明史纪事本末》。